海阔地名网 > 华坪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华坪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中心镇是华坪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全镇地势分布有坝区、半山区、山区。全镇土地面积158平方千米,下辖5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和17个镇直双管单位。到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32024人,其中:农业人口17203人,占总人口53.72%,城镇人口14821人,占总人口46.28%,辖区内共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纳西、瑶、藏、布朗、普米、蒙古、满、布依等20多种民族4337人,占总人口13.5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4%。2003年年末,全镇拥有耕地面积16480.65亩,农村人均耕地0.96亩。

全镇主要有芒果、石榴、菠寇、花椒等经济林果3784亩,牲畜出栏以牛、羊、猪、乌骨鸡为主,2003年末,牛出栏496头,猪出栏17688头,家禽出栏31954只。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开拓创新,狠抓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2003年,完成财政收入175.4万元,比上年增收17万元,增长10.73%,财政支出286.1万元,比上年减少28.8万元,减少9.15%,0完成2003年财政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结余26.2万元。年末,全镇粮豆总产值达9997.7吨,比上年增长0.19%;农业总产值实现2771.46万元,比上年增长6.1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970万元,比上年增长7.27%;农民人均纯收入1764.5元,比上年增长6.2%;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10790万元,比上年增长17%。

镇辖区内有学校24所,其中镇属中学1所,教职工111人,在校学生1718人,初中升学率39.2%;小学23所,教职工169人,小学在校学生2325人(其中:学前班310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99%,初中阶段入学率121%。

镇内交通便利,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距四川攀枝花市中心74千米,距成昆铁路支线格里坪火车站52千米,是滇西入川的要冲,距市府所在地丽江220千米,距著名风景区宁蒗泸沽湖160千米,距省会昆明420千米。

荣将镇地处华坪县中南部,东接百万人口的钢城攀枝花,南望彝州楚雄,西通国际旅游城市丽江,北与“高原明珠”泸沽湖毗邻,省道攀华路、永华路在集镇中心交汇,使荣将成了攀西地区通往滇西北必经之地,号称“滇西北入川门户”、“华坪县城的窗口和南大门”。全镇总面积227.6平方千米,辖5个村民委员会,89个村民小组;年末,总户数5118户,总人口23473人。

全镇有采煤矿井16口,年产原煤13.12万吨,产值1522万元;有石灰窑30口,产石灰65万吨,产值580万元。有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99个,其中集体企业1个,私营企业9个,个体工商户1189个,从业人员3644人,乡镇企业总收入10907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投资6481万元。

全年拥有各种车辆608辆,其中大货车232辆,各型出租车52辆,农用车51辆,拖拉机273辆;拥有电话1785部,普及率40%。

荣将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抓好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落实奖惩激励机制,使全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学成绩名列全县第5名,小学综合评定名列全县第6名。。

兴泉镇地处云南、四川两省交界处,位于华坪县城的东部,距华坪县城32公里,东经101°18′—101°30′,北纬26°34′—26°47′之间,东与四川省攀枝花格里坪镇相邻,南与华坪石龙坝乡相邻,西与华坪县中心镇、船房乡相邻,北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惠民乡接壤,是滇西北通往四川的窗口。

兴泉镇位于云南省华坪县东北部。地处川滇两省交界处,东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北邻四川省盐边县。面积228.7平方千米,人口18516人(2007年末),其中傈僳、彝、回、苗、纳西、傣、壮等少数民族人口4280人。辖兴泉、新文、干箐、南阳、文乐、松竹、青龙、塘房、关塘9个行政村,共132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江地,距县城32千米,距攀枝花市中心43千米。

全镇最高处南阳村冷山海拔2860米,最低处兴泉村三洞桥海拔1220米。年平均气温19.8℃,无霜期303天。森林覆盖率32%。石(家湾)华(坪)公路穿境而过,距格里坪火车站20千米。松竹公寨地王坪是清道光元年唐贵(傈僳族)领导各族人民起义发起地。

沿革编辑

1950年称大兴区,1958年建大兴公社,1984年复改大兴区。1988年改大兴乡、文乐傈僳族乡。1997年,大兴乡面积111.9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兴泉、新文、干箐、南阳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大兴街;文乐傈僳族乡面积116.7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文乐、松竹、青龙、塘房、关塘5个行政村。2002年大兴撤乡设镇。2005年8月4日省政府批准,撤销文乐傈僳族乡和大兴镇,合并设立兴泉镇;2006年1月6日正式合并。

石龙坝镇地处县城的东南面,距县城20千米,距攀枝花格里坪火车站34千米,自古有“华川门户”、“入川咽喉”之称,素有“煤乡”、“鱼米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属全县典型的工业重镇,农业大乡。全乡辖德茂、基佐、民主、龙泉、临江、龙井6个村委会,99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15平方千米,境内平均海拔1254米,年平均气温20.9摄氏度,总人口14792人,其中农业人口14070人,非农业人口722人,聚居着汉、彝、傣、傈僳等12种民族,其中彝族、傣族占总人口的42%。得到独厚的资源优势、热区优势、区位优势,构成了全乡经济发展的三大优势。

按照县委、政府建设“一园多区”的总体思路,乡党委、政府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全乡的工作中心,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的观点,依托全乡的煤、电资源及交通优势,坚持矿电结合的发展路子,不断优化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加快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同时促使全乡企业发展呈现出“业主素质强,安全形势好,发展热情高,财税增收稳”的喜人局面。年末,已有12家企业落户于石龙坝镇“工业园区”,总投资7000多万元。

全年全乡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2496万元。全年创利税1300多万元,乡镇企业户数233户,其中:私营企业15户,个体218户,从业人员3631人,固定资产年末原产值达9731万元。年内共生产原煤33.6万吨,精煤19.1万吨,混煤4万吨,焦煤2万吨,工业硅0.4万吨,石灰2万吨,发电1500万千瓦时。

在有效巩固原有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其它各项产业的发展。一是扩大芒果种植面积2120亩,完成芒果品种改良3000亩;二是加强后期跟踪管理,苦良姜示范种植长势良好;三是举全力发展订单农业,全年推广种植亚麻806亩;四是普遍推广冻精改良技术,以商品牛、羊为主的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年出栏商品牛(羊)6293头(只),商品率达90%。目前,以芒果、苦良姜、亚麻为主要品种,长、中、短三效结合、互为补充的种植业和以商品牛羊为主的养殖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全乡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17000亩,订单农业年种植面积约4000亩。

".。

新庄乡位于华坪县城西南面,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0千米,距攀枝花市80千米,距格地平火车站56千米。最高海拔2845米,最低海拔1185米,年平均气温16--19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全乡幅员总面积276.7平方千米,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140个村民小组。全乡有10种民族,汉族9559人,傈僳族5819人,傣族926人,其他少数民族1024人。

全乡共有乡镇企业198个,从业人员320人,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362.8万元,比上年增18%;工业现价总产值213万元,比上年增22%。2004年末全乡共有4327户17474人,全乡有贫困户1451户5752人,农业总产值2360万元,粮食总产达6945吨,大牲畜存栏10522头,猪存栏22330头,家禽存栏65755只,农村经济总收入4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5元。

新庄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融坝区、半山区和山区为一体,主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热区资源丰富,攀宁公路穿境而过、山青水秀、无大型工业企业,具有一定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基因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千方百计促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制定了“山上一棵树、山腰一棵烟、山下一条鱼和一个瓜”的“四个一”经济发展思路。

通达乡位于县境西部,全乡总面积157平方公里,下辖通达、维兴、双龙、丁王、白姑河5个村民委员会。2000年全乡有农村居民1 963户,8 335人,比上年增2人。有劳动力4 968个,其中有4 643个从事农业占93.5%。年末统计上报耕地面积10 276.4亩,其中:水田2 800亩,旱地?476.4亩,与上年持平。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 975亩,比上年少0.9%,复种指数214%。其中:粮食作物17 767亩,比上年少9.6%;经济作物4 214亩,比上年增59%。粮经比为4.1:1。全年施用化肥344.7吨,比上年增31.7%。按播种面积计算,平均每亩15.7千克。其中:氮肥274吨,磷肥16吨,钾肥12.7吨,复合肥42吨,使用塑料薄膜12.6吨,比上年增57.5%。其中地膜10.9吨,覆盖面积2 703亩,使用农用柴油41吨。施用农药13吨。农业实用技术得到推广普及,农作物长势良好。1月份发生3次大雪和霜冻,7月份发生两次暴风和冰雹,全乡90%以上的农作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其中绝收的有400多亩。但全乡农业仍获得较好收成。粮食总产2 659吨,比上年增13.1%;平均单产150千克,比上年高25%。其中:稻谷512吨,玉米1 263吨,小麦480吨,杂粮43吨,豆类78吨,薯类283吨。油菜籽22吨,比上年减35.3%;烤烟184吨,比上年增3.6倍。 全乡有茶园24亩,产茶叶1.5吨。有果园6 176亩,比上年增2.5%。其中:苹果园5 931亩,占96%,梨园189亩,占3.1%,柑桔园56亩,占0.9%。水果总产259.9吨,比上年减11.1%。其中:苹果99.1吨,柑桔56吨,梨26吨,柿25.5吨,芭蕉8.3吨。 全乡采伐木材250立方米,比上年减4.8%。采伐竹子210万根。产铁核桃473.8吨、板栗0.6吨、木耳0.8吨。产花椒27.3吨,比上年增60.6%。 全乡大小牲畜总存栏数27 132头,比上年减少 4.8%。其中:大牲畜5 619头,占20.7%,猪8 275头,占30.4%;羊13 256只,占48.9%。大牲畜中:从役的有2 022头,占36%。牲畜出栏总数7 448头,比上年减3%,其中:大牲畜出栏573头,比上年少 7.4%;猪3 590头,比上年增3.8%..。
永兴傈僳族乡位于华坪县城北部,总面积314.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95%,河谷占总面积的5%。 永兴乡下辖永兴、习好、安科、思木、马鹿、坝山、基度7个村民委员会,131个村小组,居住着汉、傈僳、回、苗、彝、傣、纳西、壮等民族。2000年末,全乡有耕地21 505亩,占全乡总面积的4.55%,其中:水田7 774亩,占耕地面积的36.15%,旱地13 731亩,占耕地面积的63.85%;有林地面积10.5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2.44%,森林覆盖率为40%;园地面积5 60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9%;荒山草地、水域及其它面积316 279亩,占总面积的67.02%。 2000年末,有总人口3 372户14 175人,少数民族5 274人,占总人口的37.2%。其中有傈僳族4 180人,占总人口的29.5%。农业人口13 606人,农业劳动力7 621人。15周岁至49周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74人,小学文化4 686人,初中文化2 016人,高中以上文化339人,乡内有农科站、兽医站、文化站、林工站等14个股所级事业单位。有学校52所,其中:县办中学1所,在校学生670人;完小9所,小学42所,在校学生共2 01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6%,巩固率99.7%。有卫生院1所,卫生室7个。 2000年,铺通了永兴街至华坪县城长42公里的弹石路,7个村委员会、74个村民小组通公路、通电。但路面差,晴通雨阻,垮塌严重。57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24个村民小组未通电。 2000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1 522万元,比1999年增长8.2%;粮食总产量达400万千克,与1999年基本持平;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 789万元,比1999年增长5.8%;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达580元,比1999年增长15%;农民人均有粮达294千克,比1999年增长0.3%;财政收入达128万元,比1999年增长11%。 2000年,永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连片规范化种植茶叶200亩,种植核桃1 200亩,板栗2 182亩,苦良姜350亩,山药367亩,竹子400亩,新发展青刺果1 136亩。
位于华坪县城东北部,乡政府所在地船房街距华坪县城52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73.6平方公里,辖四个村委员会,78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0 133人,其中男5 307人,女4 826人;少数民族3 246人,占总人口的32%,其中傈僳族2 516人,傣族493人;农业人口9 830人,非农业人口303人;农村劳动力5 7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2‰。 200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 099万元,比上年增111.5万元,增5.3%,其中:工业总产值1 212万元,比上年增61万元,增5%,农业总产值887万元,比上年增50.5万元,增6%。农村经济总收入1 260万元,比上年增72.6万元,增6,1%,农民人均纯收入 569元,比上年增46元,增8.8%;财政收入90万元,比上年增20万元,增29%。 年末,全乡有耕地面积14 163亩,其中水田4 499.4亩,旱地9 663.6亩,人均有耕地1.4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 597亩,其中:粮食作物22 057亩,粮豆总产量3 059吨,比上年增23吨,增0.8%,人均有粮316千克,比上年增10千克,增3.3%。 2000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0万元,完成坡改梯100亩;中低改1 800亩;开挖小水窖60个,共蓄水1 800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260亩,新增灌溉面积120亩。解决了417人和950头大小牲畜的饮水;新修公路1.5千米;新增输电线路1.8千米;群众累计投工投劳13.1万个;解决2 456人的温饱问题。 年末,生猪存栏9 491头,出栏9 109头,出栏率96%;牛存栏4 279头,出栏522头,出栏率12%;羊存栏14 321只,出栏4 008只,出栏率28%;全年完成防疫注射牛1 000头,猪9 254头,完成上市肉食检疫420头,共举办综合培训班5期,受训210人次。 2000年完成四旁义务植树3.7万株,人工造林1 600亩。在治理水土流失项目中,种植核桃420亩,花椒1 400亩,枇杷100亩;全乡有林地面积7 657.3公顷,森林覆盖率24%。 年未有乡镇企业173个,比上年增加22个,其中私营8个,个体165个,从业人员775人;比上年增加40人,增长5%;乡镇企业总收入2 050万元,比上年增298万元,增长15%。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