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国之名源于古县名。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神宗准在旧翁山县地重建县治,县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 [详细] |
因定海区主道环城南路横贯辖区而得名。 [详细] |
地处定海老城区东郊,故名。 [详细] |
辖区内制盐历史悠久,自古有盐仓之称,故而得名。 [详细] |
“双桥”得名自2001年乡镇撤并,由原紫微乡与石礁乡合并建镇时,以原紫微乡境内的“南善桥”和原石礁乡境内的“吉星桥”(桥头施)两座古桥谓之“双桥”。 [详细] |
因驻地原岑港岙而得名。清康熙《定海县志》岑港岙图说记载:“以两碶夹山,故名岑;以海尾冲入,故名港”。 [详细] |
马岙,含义不详。有文字记载始自宋《宝庆四明志》记载鼓吹峰其山之阴曰:马岙。由此推断,马岙地处中峰山(现卧佛山、马岙最高峰)北面。明天启《舟山志》载,马岙山、平衍环带,原湿之膏腴,唐开元时议立域于其中缘北面土硗不果。 [详细] |
原名小砂。因辖区北部一带土质含有少量沙,又西与大沙乡相邻,故名。 [详细] |
以境内白泉湖得名。清康熙《定海县志》载:"白泉湖,县东北,原周广三十亩,潴水灌田,源泉沸涌。旧志名富都湖,一名万金湖。今作田。"。 [详细] |
在1298年编纂的元大德《昌国州图志》中,首次出现了“干石览岙”的地名。对于这个名称的来历,该书的“灌门”词条下作了详细的解释:“灌门,去州两潮。屹乎中流,有一砥石柱,望之如人拱手而立。水汇于此,旋涌若沸,舟行者必浮以物,杀其势而过焉……”意思是说,灌门是舟山本岛通往岱山岛的必经之路,又是水流湍急危及舟船的水道。舟山历来有“老大好当,灌门难过”之说。基于一种心理暗示,船工们将这块似人形的海蚀柱取名为干石览石,希望这块石头是块系缆石,保佑过往船只像锚泊在岸边一样稳固。“干石览”的地名也因此而得。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