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英山县温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英山县温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在陶家坊村与本村交界的地方有一条长约2.5公里的山坳。因土质较肥沃,茅草繁多,以此得名茅草坳。居住在茅草坳附近的居民点均以茅草坳命名,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百丈河发源于大别山东支余脉现今温泉镇境内的群山,因这一段地壳形成众多皱褶,河系发育。百丈河两岸流域众多溪流在此注入百丈河,诸流流至今百丈河村所在位置形成干流。人们因为注入的溪流之多,称之为百支河。久而久之,因河道治理等原因,随着命名原始意义的淡化,加上方言读音的讹变,遂变成今天的百丈河。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此地有一大块山岩,常有水流,岩石与地面落差很大,水流由上而下,由于落差而形成的瀑布,当地人称此地为泻水岩。由于该瀑布远近闻名,周边居民点名称均被泻水岩取代,成为地片名称。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杨家畈出口处有一横断山坳,两侧各有一山峰。南面一带系峭壁悬崖,落差千尺。身居岩脚,遥望坳口,似接云天。此地是百丈河东侧与原安徽省太湖县接壤的一道天然防线。传说此地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时留下的出口,被称作天门,当地有三道天门,该处因其高而险被称为一天门。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境内曾有一块约300立方米的黑色巨石,当地人称之为黑石头。有居民在附近居住后,居民点被称为黑石头。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据传此地的河流中以前有一深潭,传说有龙居住在里面,后改为畈田,当地人将这一畈田命名为龙潭畈,周边的居民点也被称为龙潭畈。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在英山、太湖两县交界处。有一条长约七里的河冲,两边悬岩陡峭,以此得名七里岩。沿河两岸居民点均以七里岩为名,遂成地片名称。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山溪坳下侧有大畈,畈中原是一古河道,承接上游来水,因受水流失影响,河道泥沙淤积,且河沈呈弯曲形,故称沙湾河。该河位于村内的中心地带,故名。
传说此地有一名叫陶仁的人,在唐朝皇帝李旦手下做过宰相。后来辞官在此居住,渐渐的此地住户逐渐增多。相继建有20余所杂货铺和染坊,于是此地得名陶家坊。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一、在段家垅出口处,面向东西至燕子岩脚,有一条曲折迂回的河冲,长约2公里。在冲顶部的岩石下,渗出红锈水,流入河中。常年不断,日光反射,水呈赤色。当地人命名此冲为赤水冲。二、相传是因明朝时,有一名“红头巾”在左边山顶上设立山寨,因其兄被人杀害,为急于报仇,不慎丧身岩石下,血染岩石,岩石常年有赤红色的水流出,该冲因此得名为赤水冲。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九脚岩往南有一田畈,昔属赵姓所有,名为赵家畈。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距离石缸下游约300米的西岸,有自然形成的一大石窟,远观呈“门”字形象,沿河而上有条长冲,此山冲内很早就有居民在此居住,当地人命名此地为石门冲。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崇山铺河下游有长约5公里的河畈,1900年前叫张家河。因这里居住着张、彭二姓,后来彭姓人多势众,将此畈占为己有,改名为彭家畈。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境内有个老祠堂,祠堂因几颗老柏树而声名在外,该祠堂在明清时期开设私塾学堂,英山籍清代刑部尚书金光梯曾在此念书。因祠堂名气很大,周边地区统称为柏树祠,遂成地片名称。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在村北部有一座小山,山上生长了很多竹子,黄姓居民在此居住以后命名此地为黄竹山。村民委员会建立在此地,故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