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宿豫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宿豫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开凿中运河后设镇,名中河镇,后又因其沿大运河而设更名为顺河。 [详细]
  街道为新设立街道办事处,寓意创新发展之意。 [详细]
  秦始皇二十六年宿迁当时为下相县管辖,一直持续到西汉王莽篡政,为宿迁设县名时间较长,故以下相命名。 [详细]
  清朝中叶,地方士绅陆云亭筑陆家圩子防匪,后成集市名陆家集,简称陆集。 [详细]
  传乾隆下江南乘舟经过永兴集,见两岸百姓夹河欢呼,便口占一绝:“老幼数无万,都为仰化人,斯之未能信,惭愧颂声频。”又传乾隆曰:“河岸百姓,皆为仰化民”之说。从此永兴集改为仰化镇,一直沿袭至今,故当地文化人有“大路朝天——仰化”之说也。 [详细]
  明代山东的张大兴、刘三虎合伙在此开客栈,居民聚居成集,称大兴集。1945年为大兴镇。 [详细]
  相传,明朝中叶,原是方圆百里的湖泊,名曰“白鹿湖”,湖边垂柳依依,湖内波光粼粼,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一游僧露宿湖边,梦见一条巨龙盘悬湖上,遂就地结庐建庙,取名“来龙庵”,镇名因此而得。 [详细]
  清朝时期此处建有关帝庙,人们前来朝拜逐渐形成集镇。 [详细]
  传说薛仁贵东征之时曾布阵于此,至今境内仍留有古井11口。因建于陈老庄之后,故名陈新庄,简称新庄。 [详细]
  相传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归隐后曾在此结庐而居,纵论天下,后因此地有龙脉之气而薄葬于此,明末清初因曹氏族人相拥而居逐渐形成集镇雏形。康熙20年左右,形成集镇,当时叫黑墩镇,集址在施槽坊西面。清乾隆年间(1736-1795)曹镇潘在此建集。清嘉庆年间迁至现在的集镇区,共居住200余户,随后改名曹集。 [详细]
  春秋时地处古豫州的宋国迁宿国于国境之内,以为附庸国。南北朝时取“宿国人迁居豫州”之意命名为“宿豫”。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