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属立节乡管辖。 建政时属峰迭区巴藏乡辖。 1956年联合一社。 1958年属巴藏公社。 城马大队。 1961年析至除瓦公社,城马大队。 1983年设乡时名为城马村,沿用至今。 |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西固工作组,设立峰迭区,下设立节乡,除瓦地区属立节乡辖区。 1952年7月,峰迭区更名为联合区。 1953年5月联合区增设除瓦乡。 1953年10月成立舟曲工作组,1958年3月,撤销县辖联合区,设立大乡建制。 除瓦乡并入巴藏乡。 同年7月,撤销乡辖基层组织,设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9年1月3日,撤销县辖乡级建制,设立“政社合一”大人民公社。 巴藏乡改称巴藏人民公社。 1962年1月,析设除瓦人民公社。 1968年4月4日,成立除瓦人民公社革委会。 1981年撤销除瓦人民公社革委会,设立除瓦人民公社管委会。 1983年年底,撤销除瓦人民管委会,恢复乡级建制,成立除瓦乡人民政府。 原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原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 |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西固工作组,设立峰迭区,下设立节乡,除瓦地区属立节乡辖区。 1952年7月,峰迭区更名为联合区。 1953年5月联合区增设除瓦乡。 1953年10月成立舟曲工作组,1958年3月,撤销县辖联合区,设立大乡建制。 除瓦乡并入巴藏乡。 同年7月,撤销乡辖基层组织,设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9年1月3日,撤销县辖乡级建制,设立“政社合一”大人民公社。 巴藏乡改称巴藏人民公社。 1962年1月,析设除瓦人民公社。 1968年4月4日,成立除瓦人民公社革委会。 1981年撤销除瓦人民公社革委会,设立除瓦人民公社管委会。 1983年年底,撤销除瓦人民管委会,恢复乡级建制,成立除瓦乡人民政府。 架然生产大队改称架然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西固工作组,设立峰迭区,下设立节乡,除瓦地区属立节乡辖区。 1952年7月,峰迭区更名为联合区。 1953年5月联合区增设除瓦乡。 1953年10月成立舟曲工作组,1958年3月,撤销县辖联合区,设立大乡建制。 除瓦乡并入巴藏乡。 同年7月,撤销乡辖基层组织,设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9年1月3日,撤销县辖乡级建制,设立“政社合一”大人民公社。 巴藏乡改称巴藏人民公社。 1962年1月,析设除瓦人民公社。 1968年4月4日,成立除瓦人民公社革委会。 1981年撤销除瓦人民公社革委会,设立除瓦人民公社管委会。 1983年年底,撤销除瓦人民管委会,恢复乡级建制,成立除瓦乡人民政府。 头沟坝生产大队改称头沟坝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解放前,属立节乡管辖,建政时属峰迭区,巴藏乡辖,1956年联合主社,1958年属巴藏公社,边藏大队,1961年析至除瓦公社,1983年设乡时名为拜藏村,沿用至今。 |
解放前,属立节乡管辖。 建政时属峰迭区,巴藏乡辖。 1956年联合主社。 1958年属巴藏公社,溪藏大队。 1961年析至除瓦公社。 1983年设乡时名为宵藏村,沿用至今。 |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西固工作组,设立峰迭区,下设立节乡,除瓦地区属立节乡辖区。 1952年7月,峰迭区更名为联合区。 1953年5月联合区增设除瓦乡。 1953年10月成立舟曲工作组,1958年3月,撤销县辖联合区,设立大乡建制。 除瓦乡并入巴藏乡。 同年7月,撤销乡辖基层组织,设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9年1月3日,撤销县辖乡级建制,设立“政社合一”大人民公社。 巴藏乡改称巴藏人民公社。 1962年1月,析设除瓦人民公社。 1968年4月4日,成立除瓦人民公社革委会。 1981年撤销除瓦人民公社革委会,设立除瓦人民公社管委会。 1983年年底,撤销除瓦人民管委会,恢复乡级建制,成立除瓦乡人民政府。 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原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