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古城区大研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古城区大研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新华社区位于大研街道西北部,驻地翠文巷,有476户、1604人,其中纳西1416人。辖萃文段、双石段、黄山上段、黄山下段。纳西语称“瓦崩”,意为狮子山东斜面。解放前属义正甲;解放后改名为黄山街、萃文街、双石街;1952年将三条街合为黄山街;1955年并入新义街。1961年分设新华街,繁荣昌盛之意。萃文段:居委会驻地,起于双石巷,止于黄山下段,有129户、431人,纳西语称“补主阿老过”意为桃树多,而得名“桃园巷”,后来出一些文人学士而改称翠文巷。双石段:起于古城入口处,止于萃文段,有99户、321人,因该巷附近有一座双石桥而得名。黄山上段:起于黄山下段,往西至与西安街道金甲村相接处,有146户、517人,依山得名,纳西语称“瓦古”,意为山顶。黄山下段:起于萃文段,往南至光义社区相接处,有102户、335人。
[新义社区]位于大研街道东北部,居委会驻密士巷。地形呈“井”字型分布。辖积善巷、密士巷、四方街、百岁坊。共有475户、1512人。其中纳西1357人,汉119人。清代属义正甲,1953年命名为新义街,1966年改名为先锋街,1981年恢复为新义街。密士巷:居委会驻地,起于新义街向南止于大石桥,西止于新华街,有103户、361人,因该巷曾居密宗教派而得名,纳西语称“阿义灿”,意为忽必烈部队驻地。四方街:是大研街道的中心点,有70户、224人,纳西语称“址虑古”意为古城中心,以前曾称过仁和街和红旗街,后来以地理形状而恢复为四方街。百岁坊:起于大石桥往南止于崇仁巷,有125户、398人,清乾隆年间,此巷曾出过一位百岁老人而得名。以前曾称人寿村,新民巷,后来本巷年岁高的老人多,又恢复为百岁坊,纳西语称“激鲁铺”意为河对面。积善巷:位于大研街道以北,起于玉龙花园大酒店后门,往北止于自来水厂,有177户、529人,该巷因最早的造纸人居住而曾称“造纸村”,而纸张多用于祭天行善,后来就改称积善巷至今,纳西语称“生素灿本”意为造纸的村子。
[五一社区]位于大研街道东北部,居委会驻地文治巷。辖文治、文明、振兴、文华、兴仁上段、兴仁中段、兴仁下段七个巷段。有1032户、3486人。其中纳西2800人,汉460人,白143人。解放前属义尚、义勇两甲,1953年分为新文、五一两个街,1954年合并为五一街,以“五一”节而得名。文治巷:是居委会驻地。北起纺织厂向南至市医院古城分院,有238户、868人,巷内建有一座文庙而得名,纳西语称“恒吉坚”意为庙的上方。王家庄巷:起于市医院古城分院至南门桥边,是一条环形巷道,有146户、532人,因巷内有座“文修桥”而得名,曾住过姓王的官府,又称“王家庄”。振兴巷:北起五一街中段往南至崇仁巷,有85户、267人,清代为民军之地而称“两营盘”,到1914年为了让人民振作而改称振兴巷。兴仁上段:南起文治巷往北至古城派出所,有159户、510人,巷内有兴仁小学而得名,纳西语称“告肯本古”意为仓库旁的上村。兴仁中段:南起兴仁上段往北至兴仁下段,长300米,宽2.5米的条石路面。南北走向。有132户、382人,纳西和汉族居多。纳西语称“告肯本虑”意为仓库旁的中村。兴仁下段:南起兴仁中段往北至大石桥,有92户、282人,纳西语称“告肯本满”意为仓库旁的下村。文生巷:西起武警支队,往东至金山建筑公司,有180户、645人。
[光义社区]位于大研街道中心四方街南面,海拔2400米,居委会驻地忠义巷。辖现文巷、新院巷、官院巷、忠义巷、光碧巷、金星巷、金甲巷、木府巷。有820户、2687人,其中纳西2453人,汉199人。解放前属义和、义胜甲,1953年分为官院、光义两个街,1956年合并为光义街。取光碧巷的“光”字,忠义巷的“义”字而取名为光义街。忠义巷:是居委会驻地,起于忠义坊遗址往南至食品公司,有201户、691人,原有忠义坊而得名,纳西语称“木孔”意为南门。现文巷:南起四方街,东与新义社区相连,西连金星巷,北接官院巷,有85户、256人,因最早有现文小学而顺名,纳西语称“建乐过”意为大理人做生意的地方。新院巷:起于七一街关门口,途经剑南春文苑,北通四方街,西连金星巷,北接现文巷,东临新义社区,南通官院巷,有127户、312人,据说此巷曾发生过杀父事件而原称“永红巷”,后来改称新院巷,纳西语称“当试罗”意为新居住的地方。官院巷:起于木府北端至木府大门拐弯处,有73户、241人,明朝时期木氏土司在巷内设有官邸而取名官院巷。光碧巷:起于教师进修学校往北止于白马龙潭,有162户、583人,明朝时木氏土司在巷内建有“光碧楼”而得名。金星巷:北起新华社区至府后院,南北走向,有76户、254人,因有专门制作和出售各种铜器,而取名“金鑫街”,后来改称金星巷。金甲巷:位于大研街道西北面,狮子山脚下,有35户、133人,因与西安街道金甲村相邻而顺名。木府巷:位于木府院内(现已搬迁至水电村),有61户、217人。
[北门街社区]位于大研街道办事处北2千米处,居委会驻地金虹巷,海拔2440米。辖东岳巷、文庙巷、玄天巷、金虹巷、子云巷、玉河商场。有876户、2986人,其中纳西1822人,汉455人,白119人。1972年始新建,以前称北门坡东村及西村。1984年7月正式命名“北门街”,因地处北门坡,故名。纳西语称“瓦古崩”,意为坡坡上。金虹巷:是居委会驻地,东起电话厂往南至玄天巷,东南走向,有114户、426人,以金虹山为依据命名。东岳巷:位于大研街道办事处南400米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有90户、355人,是依据附近“东狱庙”,因“狱”字不吉利,而改称东岳庙巷。文庙巷:位于大研街道办事处东南500米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有148户、566人,是依据附近的武庙寺(又称文庙寺)得名。玄天巷:位于大研街道办事处东南面,东与石油站相接,西与古城区一中相连,有120户、427人,是以附近“玄天阁”为依据命名。子云巷:位于大研街道办事处西北面300米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有125户、489人,因附近有回族著名诗人马子云先生的墓而取名“子云巷”。玉河商场:位于大研街道办事处西1千米处,地势高,面积20万平方米,有94户、226人,因附近原有“玉河农贸市场”而取名玉河商场。水运巷:有185户、497人,该巷隶属黑白水林业局,为原金沙江水运出家属区;原属西安街道办事处管辖,2006年划为大研街道辖区。
[义尚社区]位于大研街道东北面,居委会驻地文明村,海拔2400米。辖文明、文华、文林三个村民小组。有325户、1170人,其中纳西族1139人,白族31人。因境内竖有一座碑坊,刻有“圣旨宗义”的义字取名义尚。1950年为义尚行政村,1955年与文智合并为文义乡,1958年为管理区,1961年为义尚大队,1963年为义尚公社,1966年改称义尚大队,1984年为义尚办事处。文明村民小组:是义尚社区驻地,有142户、503人,因境内有“文明坊”而顺名,纳西语称“撕吉”意为三家人居住的村子。文林村民小组:位于大研街道北面,有149户、535人,清朝年间,因村里曾发生过许多文人而得名,纳西语称“鲁高古”意为石头多的地方。文华村民小组:位于大研街道以北,有35户、132人,原称“王家庄”,是因姓王人家居多而得名,后来清朝年间与文明、文林同取文字,取名文华。
[文智社区]位于大研街道办事处东北3千米处,辖高家庄、文运东、文运西、文莲、瓦窑、莲花上、莲花中、莲花下、铁匠、东克智、西克智、榨油、金林街等13个居民小组,有1854户、6086人(非农除外)。文智一名是以自然村名组合而得名,原属金山乡,1950年为文智行政村,1954年为文义乡,1958年为文智管理区,1961年为文运大队,1963年改为文智公社,1966年为文智大队。1984年为文智办事处,同年划归大研镇区域。2003年成立文智社区。文运居民小组:有126户、579人,其中文运东村74户、342人;文运西村52户、237人;以民国28年(1939年)建立的文运学校得名;纳西语称“海湿满”。文莲居民小组:位于居委会西北面,有75户、332人;纳西语称“瓦科都”意为烧砖瓦的地方,因有专门从事烧砖瓦的人而得名。瓦窑居民小组:位于居委会西南面,有77户、339人;纳西语称“冷补瓦科都”意为白族人烧瓦的地方;汉名由纳西语雅化而得。莲花居民小组:位于居委会东北面,有213户、987人,其中莲花上村有69户、328人,莲花中村有79户、331人,莲花下村有65户、323人;因境内有座“莲花山”而顺名。高家庄居民小组:位于居委会西面,有71户、321人。榨油居民小组:位于居委会南面,有86户、365人。铁匠居民小组:位于居委会东面,有53户、208人。东克智居民小组:位于居委会东面,有58户、254人;以民国28年(1939年)建立的“东克智小学”而得名。西克智居民小组:位于居委会南面,有75户、327人;该村位居东克智村的西边而顺名“西克智”村。金林街居民小组:位于居委会北面,背靠金虹山,东起火化厂,西至森警支队,有1019户、2374人;该街由原金沙江林业工程公司改制后形成,取金虹山的“金”,金沙江的“金”,林业工程公司的“林”,故名金林街。[1]。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