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杆洞乡各行政村社区地名由来

杆洞乡各行政村社区地名由来

杆洞屯,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贵州人本务、务道迁建于两山之间较平的小山包上,因山上多竹鼠,苗语称“古就”,“古”指侗族,“就”指竹鼠;清宣统二年(1910)以汉语改称“杆洞”。[详细]
百秀,苗语原称“养南”,即下寨之意,后因该村春夏山清水秀、百花争艳,于清宣统二年(1910)改称“百秀”。[详细]
“党鸠”为苗语译音,‘党’指山坡,‘鸠’指河流的上游。党鸠,因建在河流上游的山坡上,故名。[详细]
锦洞,苗语原称“古峪”,传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贵州人迁居于河谷一侧,得名“古峪”;清宣统二年(1910)因此地田垌风景优美,且“锦”与“景”音近而改称“锦洞”。[详细]
归江,因村址附近有几条小河汇集归入融江,故名。[详细]
中讲屯,传说有“老总”“老讲“俩兄弟始从贵州省迁入建村,后人以其为村名,因“总”和“中”近音,故名。[详细]
花孖,苗语原称“派孖”,“派”指一边,“孖”指河,意为在河边。传南宋咸淳六年(1270),贵州人故替迁居于花孖河西边,苗语称“派孖”;清宣统二年(1910),用汉语近音改称“花孖”。[详细]
尧告村,苗语原称“杉告”。“杉”指那个地方,“告”指角,意为偏远角落。清宣统二年(1910),用汉音、义结合改称“尧告”。[详细]
小河屯,因由何氏从湖南迁居于小河边,故名。[详细]
高强屯,苗语原称“嘎祥”,指山高凉爽,后因“嘎祥”与汉语“高强”近音而改名。[详细]
“达言”为侗族译音,“达”指河,“言”指边。达言,因建居在河边,故名。[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