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北道德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北道德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唐武德二年(621),划三川、洛交、直罗县域时,此村位于洛交县西缘边陲,名为“到头”(意为洛交县域到头处),筑有“到头”寨。后演化为“道德”村。
因最先居住该村的人以“缑姓”居多,故名缑家庄。
因四个小村落合并而成的村子,故名。
当时沟内十八个村子都是魏氏山庄,故此沟名曰“魏家河”,后来谐音为“渭家河”。
原为“柳村”,以“柳”姓聚居故名,后演变为“上柳池”。
据村旁原“灵湫”庙碑记:“大金黄统二年(1142)仲夏,一夕风雨,灵湫猝至”,故村名源于此。过去在上湫塬和下湫塬中间有一自然形成湖泊,名为湫潭,现湫涸成滩。
位于北道德村北2千米处,相传富县人郑建元是故宋延安知府,金天会七年(1129)降金后仍任此职;其幕宾同乡人杜诚是郑幼年同窗学友,鄙郑变节,辞幕回乡,在此建屋隐居,自号“寄楼居士”。此村因之名“寄楼”,后谐音变为“纪路”。
金时是寿国公高汝鼓之别业(高家耕种的土地)。金正大元年(1224)高汝励死,哀宗命建乡祠祭之,人称“高祠”。因方言“祠”“池”同音,故而“祠”误写为“池”。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