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庄顺小河(阳丰河)而建,因交通便利,设有小店铺,取名顺河店。顺河店街南北各有一寺庙,明成化14年(1478),街北寺庙内一道士,名最慈法师,发现有一只风凰曾在此落脚,随改庄名阳鳯。后“鳯”写成奉。此地又有阳奉店之称,渐写成阳丰。又庄后小河北边有一南北向土冢,长约200米,形似凤凰,且首向太阳,位河水之阳,故称阳凤,河得名阳凤河,村以河名。清同治三年(1863年)建寨,寨东、西门楼上各有青石一块,上刻“遂邑阳凤街,清同治三年建”,所以人们又称“阳凤河街”。后来,将凤写成奉,又渐演变成丰,故名阳丰。 |
明代初期,马员外始居,种有果园,取名马里园。明万历年间,赵氏父子从山东省青州府逃荒到马员外家借宿,后马员外搬走,把女儿许配赵家。赵姓第四代子孙赵纯封为儒官,清乾隆年间告老还乡,在庄后(北)小泥河(罗李河)上修一座小石桥,因此河经常无水,得名干石桥,遂改庄名干石桥。 |
明代中期赵姓居此,为赵庄。明末清初,赵姓兴旺强盛,常行恶欺压乡里,后因抢劫刘洪起(刘扁头)粮饷,家族被灭。徐黑一家从遂平城东蔡岗迁此定居,更庄名为黑赵。 |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小楼,取名刘楼。 |
宋代末年(1279)李姓在此安家,取名李家庄。明末(1627),罗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明天启年间,李姓渐衰。明崇祯年间,罗氏家族改庄名罗李。 |
据明朝隆庆年间重修三仙庙碑文记载:此庄名桃花店。明末,苏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地处交通要道,随开一饭店,改庄名苏家店(清顺治十六年遂平县志卷五有载)后谐音,渐成索店。 |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李、杨、黄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后李姓在村东用土坯盖一小楼,得名土楼。 |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王悦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取村名王悦。 |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肖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取名肖庄。 |
清末,邢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为交通方便,在村后石羊河(已废)上建一小木桥,取庄名邢桥。 |
杨庄。明朝洪武年间,杨姓始居,故名。 |
隋末,张姓开荒建庄于此,取名张庄。据大石桥石碑(蛟龙碑)记载:唐初大将尉迟恭(字敬德)曾带兵驻扎于此,为交通方便,修建木板桥一座,取名张庄桥,庄以桥名。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徐世隆、梁绍勋重修张庄桥时,改在现址,更桥名张郭桥。因桥体全部采用石条、石磙和石灰砌成,渐称该桥为大石桥,庄以桥名。 |
清宣统末年(1912),赵姓从遂平县城东徐庄迁此,建小楼一座,取名赵楼。 |
清宣统年间,郑姓建庄,因处古石羊河湾里,故名。 |
明末,朱姓迁此,取名朱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