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孙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孙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代,丁氏、王氏、沈氏三姓集居于此周边建村,靠驶船摆渡为业,自然形成水旱码头,此码头在寿张县东南方,依伏羲八卦之义,东南为巽,时称巽码头。建国前,因黄河摆动,形成聚落的丁庄、王公图、沈庄3个自然村融为一体,因有黄河渡口及码头,艄公姓孙,当地巽与孙谐音,巽码头演为孙码头,后简称孙口。
明洪武十四年(1381),孙氏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山东阳谷东八里营,明成化七年(1471)由东八里营迁至寿张县城东南十五里黄河西岸落户,原名孙家庄,又称孙庄。因邻近黄河渡口,又称孙家渡口、孙家口,简称孙口。民国初年,尚岭(今属马楼镇)集市搬迁到孙庄,称“孙口集”。几年后,集市搬到西邻丁庄,依然称“孙口集”,慢慢地丁庄被叫成了“孙口”。1984年,孙庄因与本县域内村庄同名,又是远近闻名的黄河码头,故改称孙码头。
明初,戴氏始迁祖于山西洪洞县迁至寿张县城南十五里处独立村庄,命名“戴家庄”。“戴”通“代”,后简称“代庄”。
明洪武十一年(1379)刘姓人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山东省寿张县城南十五里处,时村南建有一座砖石结构的桥,遂取村名刘家桥,简称刘桥。
明洪武年间,王姓居民由山西移民而来。王氏先人王黑子(诨号)立村,遂取村名王黑子,简称王黑。
创建于南北朝时期,原名张家庄、古贤村。1947年土地改革时,改为桥北张村。张氏以仁爱治家,历经北齐、隋、唐三代,人丁兴旺,九世同居。其族长为乡贤,尤张公艺为最。唐麟德二年(665)唐高宗封禅泰山,途径此地,专门拜访张公艺。张公艺以百书“忍”字献唐高宗,唐高宗感受至深,书御匾“百忍义门”,并出资修村南河上的木桥为大石桥。清康熙十年(1672)寿张县知县曹玉珂于桥北立石碑一通,上书“唐高宗驻跸访贤处”。自此张公艺所居张家庄,遂更名为桥北张。
古贤桥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84),时村前有一座唐代建筑的桥,名古贤桥,村名以桥得名桥上村。1947年土地改革时,改为古贤桥。
清康熙三十年(1601),司姓从梁山迁至现址,取名司那里,后简称司庄。
传始建于宋代,是时此处为一土岭,白姓人迁入后,以“白”姓冠之,称为“白岭”。白岭现已没有白姓人家,只有一处传说中白侍郎的古宅地。后各姓陆续迁来,形成大自然村,土岭西称西白岭,土岭东则称东白岭。
民国初年,曹氏先祖从山西迁至此地,因曹姓居多,取名曹家。
明代张氏先祖从皇姑冢迁居于此,以制糖业为生,名张糖坊。后东白岭村与西白岭村之间迁来一任姓建村,称任口,因“任”与“人”谐音,为避讳“任(人)吃糖”,改名张塘坊。
张姓始迁祖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从山西洪洞县迁至寿张县城南栖凤山东丁家庄,八世祖迁于今址。因村东有一土岭,村名遂为张堌堆。
清康熙五年(1666),居住在刘楼村的刘氏第十一世刘仁看中这里的风水,便将其父安葬于此,携子刘奎、刘斋及全家迁此守孝,随之艾、赵、孟、仝、宋、许等姓陆续迁到此地定居,遂成村庄。因刘氏兄弟来此最早又很有威信,遂取村名刘奎斋。于1974年分开成立两个大队,即:刘奎斋东大队、奎西大队。
清康熙五年(1666),居住在刘楼村的刘氏第十一世刘仁看中这里的风水,便将其父安葬于此,携子刘奎、刘斋及全家迁此守孝,随之艾、赵、孟、仝、宋、许等姓陆续迁到此地定居,遂成村庄。因刘氏兄弟来此最早又很有威信,遂取村名刘奎斋。于1974年分开成立两个大队,即:刘奎斋东大队、奎西大队。1984年7月设立刘奎斋东村民委员会,至今。
是由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建村定居。由于满姓三大家族来此地最早,因此取村名满庄。后来各姓移民陆续来此,因满庄后2公里处,有个满庙村,有很多人误认为满庄和满庙是一庄,又因满庄在满庙村前,为了便于区分,所以就在满庄前面加了个“前”字,即:前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