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传明朝末期,本地人田氏人家中举后,建盖一幢独一无二的瓦房,俗称瓦房;后乡民在此赶集,人户增多,故名瓦房街。
上寨,村寨坐落在一山泉上方,故名。村委会以此得名。
村委会驻地梅兰山。原属梅姓山地,故名。
因居住在河岸上,以河为“档”,此村居河东,称“档东”,后演变为党东。村委会以此得名。
村委会驻桂花。本村关帝庙旁栽有桂花树,故名。
村委会驻水沟洼村,故名。建村时,本村把车家窝铺的水引进村子,水沟经过一块洼地,故名。
党西村,居住在河西岸,以河为“挡”此村居于河西称挡西,后演变为党西。村委会以此得名。
村委会驻上浪戛。相传建村时山林较大,兽类较多,打猎回来的兽肉(当地称肉为嘎)吃不完,用树杆挂起来叫浪嘎,得名浪嘎,后来演变为浪戛。后人户增多,分上下两寨,在上居住为上浪戛,在下居住为下浪戛。
村委会驻白龙井。本村对面有一泉水称白龙井,故名。
此村因地形似手掌,故名。(徐字在彝语里的含义是相似的意思)。
村委会驻地大陷坝。地处洼地,村中有一个较大的烂泥塘(俗称陷坝塘),故名。
村委会驻地小擦里。油房,清朝时期此地开设榨油作坊并赶街,俗称油房街;明国末期街停赶,故名油房。
因原村委会驻地为保和,故名。原名田坝河(因有田坝河流经境内,故名。)1947年当地几家地主在此筹建街道,并因河流经水银厂,取名“宝河街”,后演变为保和街,故名。“宝”指水银,演绎为同音字“保”;“和”为原“河”的同音,保和有和睦之意。
瓦河,旧称洼河,村下山洼中有河得名,后建窑烧瓦,故名瓦河。
原村委会驻地水源,村里有一泉水,为党西河的发源地,故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