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工布江达县巴河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工布江达县巴河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相传,本村的地方神喜欢掷骰子,故名秀巴“秀巴”意为“玩骰子的人”。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秀巴村西距秀巴古堡0.3千米,北距炯麦0.2千米。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98人。海拔3236米。

本村东北桑拉曲杰山上有一间修行室,据说这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室,他在此闭关修行了三年。在这间修行室的下方有个大坝子,村子就坐落在这个坝子上,故名仲当。“仲当”意为“修行洞下方的平地”。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仲当村西距得巴0.8千米,东南距德旺加日才1.2千米。设有堆麦1个村民小组。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23人。海拔3414米。

因从上方进入大坝子必须经过本村,本村就像一扇进入坝子的门,故名堆果。“堆果”意为“上方”。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堆果村北距江久库0.3千米,东南距阿丽央嘎0.7千米。设有堆麦1个村民小组。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232人。海拔3367米。

本村名的来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古时曾在此处铸造过藏币雪(铜币,相当汉币分)而得名。第二种说法是,格萨尔王和魔王阿琼多次在直邦塘和木塘交战,魔王阿琼败给格萨尔王后,逃往朱拉,被格萨尔追击至此地时,因口渴,向一人讨水,却讨得一碗酸奶,由此得名。第三种说法是,此地位于东赞西绕杰布山脚下、巴河近旁,故名雪卡。“雪卡”指西藏旧时的货币单位。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雪卡村西距恰嘎炯0.5千米,东距萨木0.9千米。设有连巴、嘎拉2个村民小组。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491人。海拔3352米。

传说魔王阿琼鼎盛时期,该地的庄主将自己女儿许配给魔王为妃,魔王将妃子的出生地封给娘家。“孜木”意为“妃子、王后”“宗”意为“城堡”,故名。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孜木宗村西距孜木宗炯0.7千米,东北距松菩提0.5千米。设有嘎拉1个村民小组。面积173平方千米,人口424人。海拔3377米。

传说魔王阿琼的母亲出生在这里,故名为东玛。“东玛”意为“女魔头”。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东玛村北距炯麦0.2千米,西距当达0.4千米。设有甲热1个村民小组。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359人。海拔3423米。

据说,以前很多高僧降妖驱魔时,都会将自己的魂魄依附于该山,以防止在疲倦时遭受恶魔厉鬼的伤害,故名拉如。“拉如”意为“依附魂魄的山”。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拉如村南距东玛哈堆0.2千米,东距东玛农场0.7千米。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265人。海拔3425米。

这一地名的来源有五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从前这个地方是一个天、地、河均呈三角形的三盆口,在此形成了百户人家,森林茂密如碧空落地,因此得名朗色,意为如天的林地。朗意为天,色(音为彩)意为苑或园。第二种说法是,这个三岔口为念青唐拉山脉尽头,实叫南赛,意为尽头。第三种说法是,格萨尔王与魔王阿琼在直邦塘坝子交战,阿琼逃到此地时天亮了,故此地实叫朗赛,意为天亮。第四种说法是,因朗色寺坐落在村中央,由寺名借用而得名。该寺曾经是觉木寺的子寺,为东嘎·洛桑赤列活佛的驻锡地。第五种说法是,宗喀巴大师将袈裟扔进尼洋河里,发誓在袈裟停留处修建寺庙,然而大师的袈裟漂流至尼洋河与扎曲河(巴河)交汇处后就没有再冲走。于是,当地人将大师的袈裟清到现在的朗色村,在此修建了寺庙,并将寺庙命名纳萨(衣服的敬称。此处指宗喀巴大师的架装)。现在的朗色实为纳萨的变音。“朗色”意为“繁茂之地”。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南距加琼0.2千米,东距雄琼才0.3千米。设有欧巴1个村民小组。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214人。海拔3226米。

因村东面宽阔的坝子形如人的胸膛,故名邦久。“邦”为藏文“བྲང་”(敞)字在工布江达方言中的变音,意为人的胸脯、胸膛,“久”意为草坝子。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帮久村北距邦久旦姆0.5千米,东南距脚古深1千米。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90人。海拔3287米。

因本村所在地状如海螺,固定叮当。“叮当”意为“海螺形平滩”,故名。1989年设立并沿用至今。

叮当村南距318国道0.5千米,东距丁当炯0.6千米。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215人。海拔3225米。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