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2020年广东省卫生村[16]

2020年广东省卫生村[16]

  2020年12月29日,广东省爱卫会授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罗溪村等4400个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关东村委会,西面至虎洞山与城东第二中学接近,北面是丘陵地带与东园、台东村交趾,东至黄江(原称赤岸溪)河,南至安东红卫村与广汕公路交趾。面积约3.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08人,有9个村民小组。关东村委会,以丘陵地带为主,耕地1850亩,山林2000亩,果林200亩,淡水养殖场3处。……[详细]
  永红村委位于镇区西南部,辖区面积约3.1平方公里,下辖有金盘围、蜈蚣咀、驷马寮、坑仔、三山、田中央、郭厝寨等7个自然村户,2010年总人口4211人,全村耕地约3075亩,村民以务农为主,村民注重发展瓜菜生产,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村集体经济较薄弱。……[详细]
  南山村委位于梅陇镇南部地区,土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辖有南山冯、南山罗、南山蔡、新平村等4个自然村,201年总人口约2357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275亩,由于地处低洼平原,水利设施较落后。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作物。村集体经济较薄弱。……[详细]
  新渔村委位于梅陇镇区东南部约6公里,长沙湾畔,毗邻国营农场场部,因建村时间比周围村庄较晚,亦叫新乡,设有小集市,村委下辖三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2025人,经济收入有农业和渔业。……[详细]
  十三坑村委会在海丰县城北部15公里处,下辖白水湖、石牌、桥一、桥二、水一、水二、钟厝、廖厝8条自然村,总人口1900多人,耕地面积1730多亩,山林面积约1000亩。村委会驻地在白水湖自然村。村委会沿海紫公路西北方向呈块状分布,处于海紫公路边,交通方便。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甘蔗及花生等作物,并通过出租村集体园地给台商种桑叶和租给他人作鱼塘,收取园地租金来搞活村集体经济。村委还积极发展酒店服务业……[详细]
  下洞村委会位于海丰县城北部24公里处,属丘陵地带。2004年随西坑乡撤乡并入公平镇。207户,人口1180多人,耕地面积420多亩。村委会驻地在坡角楼自然村,海紫公路纵贯村境,交通十分便利。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花生、番薯等农作物,盛产柑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村民外出经商及务工。……[详细]
  白山村委会位于海丰县城北部14公里处,公平至高沙公路西北则,距公平镇区3公里。下辖白马坑、友惠寮、钟厝村、彩楼塘(柴头塘)、后门仔、大埔洋、中心坑、围仔山、水口9条自然村,有400多户,人口2400多人,耕地面积近2200亩,山地6500亩。村委会驻地在白马坑自然村。村委会经济以农为主,产品有水稻、番薯、花生等。但随着公平服装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村民正逐步弃农而从事服装、纺织和其他商业行业。……[详细]
  平一村委会位于海丰县城北部17公里处,距公平镇区5公里,是由赤岗、毛多陂、老洋心、新洋心、后埔寨、竹篙岭、后湖7条自然村组建而成的行政村,均属原公平镇平岗村的自然村,有430多户,近2200人,耕地面积1759亩,山地面积3500亩。村委会驻地设在通往平一村村道路口的桥头处。经济较为薄弱,以农为主,产品有水稻、番薯、花生、蔬菜等。随着公平服装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村民正逐步进城从事服装、纺织和其他商……[详细]
  罗山村位于广汕公路南侧,是可塘镇西端的一个行政村,与城东镇后林村相连。全村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辖有楼雅、郭厝寨、庄厝乡三个自然村,总人口2500多人,以黄、郭两姓为主,部分居民外迁。村民以耕田种菜为主要经济来源,有耕地1630亩。清雍正年间为海丰县55约之一——石塘都罗山约。坐落于庄厝乡的公爷宫,相传为可塘五罗地区48乡共同供奉,是1922年12月彭湃发起成立的罗山约农会遗址。有海丰县志所记的……[详细]
  罗北村位于广汕公路南侧,东邻罗东,西接罗山,地势平坦,辖有洋甲洲、埔上、上乡、围雅、港乾、新乡、下寮7个自然村,总人口4300多人,为林、吴、伍、许、何等多姓聚居。耕地2924亩,村民多以耕种为业,除水稻外,刮薯、番薯、番茄等经济作物产量也较多。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1927年彭湃领导的农-动失败后,区内共有80多名农会会员被杀害,其中林妈藩烈士的后代林耀辉至今仍存有彭湃的亲笔信。……[详细]
  凤山村位于可塘镇城乡结合部,东南连接可塘社区,西至省道241复线,北与联金村接壤,属于革命老区。区域面积0.8平方公里,总人口1300多人。凤山村背靠山冈,座东南向西北,村前为广阔良田,可塘新建公路横贯而过,村后是公平水库干渠绕过山腰。为林姓聚居,源出于豪路、港仔尾、潭西、罗南新厝等林姓宗支。耕地面积456亩,水果播种面积165亩,淡水养殖面积120亩,林业面积1千多亩。村中多有宝石加工作坊,村后……[详细]
  埔陇村位于海丰县可塘镇西南部,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1800多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行政村。埔陇距离可塘墟约3公里,三面河流环绕,东边靠近一座小山,名为埔陇山,村前是平陇沃野,有溪河拐弯流向东溪,河对面为陶河地界,自古为鱼米之地。1977年政府在埔陇村附近修建了大型水利设施——中闸(调节水闸)。埔陇村是以吴姓独居的大村庄。埔陇村人才辈出,据统计,公职人员有上百人,旅港同胞有好几百人,可塘许……[详细]
  下达村位于可塘镇西南部,距离镇区4公里,右北方与上达村接壤。1952年隶属可塘区陇西大队,1974年撤公社之后,改属下达村委会。全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1700多人,为王、黄等姓聚居,以王姓为主。聚落建筑为三合土(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或砖木结构的楼房。地属丘陵地区,村前地势平坦,有耕地面积850亩,水田面积占780亩,水果种植面积100多亩。在居村民以农耕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蔬菜等,以……[详细]
  上达村位于可塘镇西南部,距离镇区约3公里,西南与陶河镇接壤。全村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1600多人。村落靠山冈,坐南向北呈方形块状分布,民居建筑以平房岩石水泥结构为主,为林姓聚居,建居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相当部分居民外迁。上达村民风淳朴,人才辈出,村庄整齐,错落有序,村前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番薯、花生和蔬菜等。耕地面积865亩,其中水果种植面积227亩,主要种植荔……[详细]
  可新村位于可塘镇东侧约4公里处,东北临乌面岭山,东与陆丰市接壤。全村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辖有龙牙村、双桂山村、朱厝坑村、新兴村4个自然村,共282户,总人口1200人。自古有龙牙约之谓,旧时曾设有墟集。以周、方等姓氏为主,有六七十年代公平库区移民迁入安居。可新村地势平坦,属沙土冲积,土地较肥沃,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1474亩,其中水田面积958亩,旱地面积516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西瓜、……[详细]
  仓前村位于位于可塘镇西南部,距离可塘墟约3公里,区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总人口1900多人,310户,为林姓聚居。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16亩,其中水田484亩,水果种植面积237亩,淡水养殖面积120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行政村。因初建村时,谷仓多建于村前,故名“仓前”村,历来沿用。左邻上达村,背倚山冈,有果园树林,村前有池塘,平坦的耕地成片,水稻种植面积300多亩。村民出外多从事工商业,在……[详细]
  陇东村位于可塘镇西南部,距离可塘墟约4公里,区域面积3.4平方公里,总人口3800多人。西南面与陶河镇接壤,依山傍水,村后侧是宋王山,宋溪从村前流过,民居建筑以平房式岩石瓦木结构为主。辖有宋溪头、笏仔、兰头、白町、新乡、内乡6个自然村,以王姓为主,少数为蔡姓、吴姓等。陇东村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及革命史迹。人才辈出,有王曼、王文魁等名人。南宋景炎三年,宋端宗南逃到此,开凿东西两溪,后人称为“宋溪”,宋溪……[详细]
  仁家村委位赤坑镇南侧,仁家村有人口1430多人,耕地面积430亩。仁家村委会距离海丰县城30公里,聚落沿赤大公路向西南呈块状分布,建筑为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经济为农为主,种植水稻及经济作物为主,交通便利,多余劳力外出务工较多。……[详细]
  大化村委位于赤坑镇东侧,下辖尧厝乡、大乡、老厝场3个自然村,总人口近4000人左右,耕地面积1900亩左右大化村委会距离海丰县城30公里处,交通方便,有公路通赤坑镇等地,聚落沿山麓自东—西向呈长方形状分布。建筑为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经济来源以农为主,种植水稻、番薯等粮食作物,广阔山地造林种果,部分村民兼以养殖业,有部分村民从事采矿业。……[详细]
  新平村属平东镇西北部僻偏地区移民村,距平东镇政府3公里,全村有8个自然村,535户,3380人,其中有贫困户135户,五保户23户,耕地面积有2500亩,其中水田800亩,主要家庭收入以农为主,有一部分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生活比较贫困。……[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