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宁蒗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宁蒗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唐、宋时属“罗共赕”、“罗共川”地域,元、明、清时期属蒗蕖州地域。

清道光十一年(1831),因白牛厂银矿的扩大和兴旺,逐步形成集市,取名为“大村街”。

1917年设宁蒗县佐(又称分县),县佐衙门设大村街(今大兴镇);1936年成立宁蒗设治局,局署仍设于此;1950年属兴化区;1956年更名为大兴镇;1962年划分为包都区下辖乡(镇);1965年升为区级镇;1969年底划为红旗公社下辖大队;1978年1月25日恢复为区级镇;1987年12月区改乡级镇;2006年并红旗乡为乡级镇。

2021年3月1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大兴镇撤镇设街道,分为大兴街道和紫玛街道。

现大兴街道属原大兴镇南片区域。

唐、宋时属“罗共赕”、“罗共川”地域,元、明、清时期属蒗蕖州地域。

清道光十一年(1831),因白牛厂银矿的扩大和兴旺,逐步形成集市,取名为“大村街”。

1917年设宁蒗县佐(又称分县),县佐衙门设大村街(今大兴镇);1936年成立宁蒗设治局,局署仍设于此;1950年属兴化区;1956年更名为大兴镇;1962年划分为包都区下辖乡(镇);1965年升为区级镇;1969年底划为红旗公社下辖大队;1978年1月25日恢复为区级镇;1987年12月区改乡级镇;2006年并红旗乡为乡级镇。

2021年3月1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大兴镇撤镇设街道,分为大兴街道和紫玛街道。

现紫玛街道属原大兴镇北片区域。

唐南诏时,名楼头赕。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永宁州。

明永乐四年(1406年),升府。

民国,永宁设行政委员。

民国六年(1917年),裁行政委员,设宁蒗县佐,治所驻蒗蕖大八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宁范设治局宁江区(乡)。

1950年1月21日,成立临时政府委员会;同年5月20日,成立县。

1951年10月,成立宁蒗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

1953年4月,迁驻大村。

1956年,永宁为县一区。

1958年,成立永宁公社。

1962年,改永宁区。

1987年,区改乡称永宁乡。

2019年2月11日,撤销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设立永宁镇。

撤乡设镇后,镇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民国时,属宁蒗设治局八翠乡。

1950年,仍称八翠区,后改称二区。

1958年,成立红桥公社。

1962年,红桥公社改称红桥区。

1987年,红桥区改乡。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红桥战河三个乡撤乡设镇的请示》(丽政请〔2018〕36号),同意撤销宁蒗彝族自治县红桥乡,设立红桥镇,行政区域、隶属关系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建国前,属奴隶制地区。

建国后,1950年成立凉山彝务办事处,属所辖的木耳坪工作点和战河工作点;1956年自治县诞生后,属羊坪区;1958年成立战河公社;1984年改称战河区;1987年,改为战河乡。

2019年2月11日撤乡设镇。

民国时期,属宁蒗设治局宁江乡。

1950年,属宁江区。

1951年,改属一区。

1958年10月,成立金江公社。

1962年,划归水宇区。

1987年,区改乡时,从永宁区分出,增建为拉伯乡。

民国时期,属八翠乡。

1950年,属八翠区。

1951年,划二区(红桥区)。

1958年,成立翠培公社。

1962年,又划归红桥区。

1984年,增设翠依区。

1987年,改翠玉傈僳族普米族乡。

民国,设治局时,属利绵乡。

1950年,属卫宁区。

1956年,改称三区。

1958年,成立宁利公社。

1962年,宁利公社改宁利区。

1987年,宁利区改乡。

民国时,为宁浪设治局利棉乡。

1950年,属宁利区(三区)。

1958年,成立金棉公社。

1962年,划归宁利区。

1987年,区改乡时,设为金棉乡。

1950年,属凉山彝务办事处,鲁米工作点。

1956年,设立西川区。

1958年,西川区改西川公社。

1987年,西川公社改西川乡。

1950年前,属奴隶制地区。

1950年,西布河乡除碧源行政村外,均属凉山彝务办事处。

1956年,乡境内南部属永胜羊坪区、东部属跑马坪区。

1958年,在乡境成立木耳坪、西布河2公社。

1962年,成立西布河区。

1958年,在乡境成立木耳坪、西布河2公社。

1962年,成立西布河区。

1987年,区改乡。

建国前,为彝族古火支马、博史黑彝统治区,民国初被曲涅支五大黑彝赶遁四川后,由曲涅支黑彝统治。

建国后,1950年属凉山彝务办事处,1956年划归羊坪区,1958年成立永宁坪公社,1962年划归战河区,1987年区改乡时,增设为永宁坪乡至今。

宁坪乡隶属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宁蒗彝族自治县最南端,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离宁蒗县城100公里。

东邻宁蒗彝族自治县战河乡,北邻宁蒗彝族自治县,南邻华平县,西邻永胜县。

是三县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永宁坪乡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

全乡辖永宁坪、昔腊坪、抓马坪、马鹿塘4个行政村,共计46个村民小组。

1950年,属凉山彝务办事处。

1955年,凉山彝务办事处迁驻于此。

1956年,设跑马坪区。

1958年,成立跑马坪公社。

1962年,改跑马坪区。

1987年,撤区。

1950年,属凉山彝务办事处。

1956年,设蝉战河区。

1958年,成立蝉战河公社。

1960年后,划归大拉坝公社。

1984年,划归跑马坪区。

1987年,增设为蝉战河乡。

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蒗蕖州,州衙署设今东风行政村驻地,经历明代至清末。

民国时期,永北县划为7个区,蒗蕖为第六区。

设治局时,划为兴元乡。

1950年,划归兴划区。

1956年,属四区(包都)。

1958年,成立上游公社。

1962年,划归跑马坪区。

1984年,成立新营盘区。

1987年,改新营盘乡。

1950年,属凉山彝务办事处。

1958年,成立烂泥箐公社。

1962年,划归大拉坝区。

1984年,划归新营盘区。

1987年,复为烂泥箐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