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东姚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东姚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据郭氏墓碑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郭氏从采桑迁此建村。因村后有山岭,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因“鞍”与“安”谐音,后改为“马安山”,沿用至今。
据明洪武元年(1368)秋,原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旁有道山岭,剜眼曲折,宛如蟒蛇,秋天山岭上植物变黄,村庄位于山谷之中,故名“黄蟒峪”,沿用至今。
据“黄氏墓碑”记载,明代初期黄氏先祖从山西迁此定居。见村北山坡间长有许多野生植物“黄蜡条”,便称村名叫“黄蜡坡”。因“蜡”、“路”二字谐音,后来,逐渐改叫成了“黄路坡”。
据《重修林县志》记载,金代即有此村。据古代有位丘姓丞相住在河东,家有一头白象,白象每日到水沟喝水,年长日久,踏出两个大坑,后打成水井,故名“白象井”,沿用至今。
《马氏族谱》记载,当初先人马义来到此地时,没有房屋居住,便在一座桥下临时安身,由此取名“下桥村”。后来,又取“桥”的谐音字“郊”,改称“下郊”,沿用至今。
据陈氏家谱记载,明崇祯七年(1634),陈氏在此建村,因村庄位于深沟内,形似粮仓,故名“陈仓沟”,沿用至今。
据庙碑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称白玉泉村,具体来历失考。清顺治元年(1646),因村中多为齐姓,地处东岭之西,改为“西齐家”,后简写为齐家,至今。
据桥头碑文记载,明洪武元年(1638),任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四周环山,山谷中长有芬香草,故取名芬草峪大队,沿用至今。
据村中庙碑记载,隋代初期,李氏在此开设陶瓷厂,后在此建村,称“李家场”,因“场”与“厂”谐音,后改为李家厂,至今。
据“韩氏墓碑”记载,明洪武初年,韩氏二兄弟自山西洪洞迁住此地,合开砖厂一处,“韩二厂”村名由此而始。后来,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又改称“合二厂”、“合顺厂”至今。
《张氏族谱》记载,始祖张升,祖籍山西省壶关县五龙山云磊村,明朝弘治年间,在林县任儒学训导,卸任后没回山西,定居在了林县,见此地树木茂盛,梨树成园,便将村庄称为“梨园”,沿用至今。
庙碑记载:“大明太祖年间,董氏先祖曰子荣,原居山西壶关,移民垦荒来到林邑,即此建村。因西北沟中有水泉一眼,故取名“西北泉”村。
据村碑记载,明万历元年(1573),原名“红土沟”。到清康熙年间,因村东山沟里长满李树,改称“老李沟村”。后取“李”“里”谐音,又更名为“老里沟”村,沿用至今。
据程氏墓碑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庄建在西良村之下,故名“下庄”,沿用至今。
据元末称郭家岗集,为李、候二姓祖居,又据程氏墓碑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程氏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弟弟程良建村于东姚之西,故名“西良”,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