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该社区位于长宁镇政府院内,而命名。“长宁”意思是长久安宁,形容安居乐业。 |
据史料记载,西汉修筑西平亭的同时,就修好了安宁亭,取“长治久安”之意改名“长宁亭”。据《西宁府新志》记载,西晋武帝太廉元年曾在此建长宁县,后几经战乱,故址全无。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设长宁驿于此。据《张氏宗谱》记载,始祖于明洪武二年从南京、安徽等地迁居此地,筑修城堡,仍叫长宁堡,后称长宁村。 |
始建于明代,当时有甘、马、孟、苟姓四户人家从湟中申中迁居于此,因村在干沟口子上,故名干沟门,后因干字不雅,将“干”字演变为“甘”字,称甘沟门,后称甘沟门村。 |
据《韩氏家谱》记载,始祖明初(1368)从江南一带迁此,住在东山根,以此得名,后称韩家山村。 |
据《宋氏家谱》记载,始祖于清雍正年间(1723年)从湟中等地迁来,村以姓得名宋家庄,后称宋家庄村。 |
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始祖从南京迁此居住,繁衍成村,以姓得村名,后称王家庄村。 |
据《严氏家谱》记载:“于明朝洪武二年来自南京,迁居北川谷长宁邑”,以姓命村名,后分上、下二庄,此村在严家庄下部,故名下严家庄,后称下严家庄村。 |
据《陈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始祖于南京迁往湟中石灰沟居住,公元1636年,部分居民又从湟中迁此筑寨居住,约在260年后,寨南筑一新寨,故得名新寨,后称新寨村。 |
明朝洪武末年,有刘、常、张姓氏从南京等地迁至山前头沟、梨儿湾居住;清光绪二十(1894)年,又从梨儿湾迁至新添堡,因新添一堡,所以取名新添堡,后称新添堡村。 |
元末明初,有鲍氏等从江南、山西等地迁居至此,因驻在鲍家寨上面,故取名上鲍村。 |
元末明初,有鲍氏始居,由于人口增加,逐步发展成一大村庄,后为便于管理,分为两个村,本村是地处鲍家寨西部的村民委员会,故名。 |
据传,鲍氏等从江南、山西等地迁来筑寨居住,以姓取名鲍家寨,后户多、庄大,分为鲍一、鲍二两村,此村在鲍家寨之东,故名鲍家寨东村。 |
以姓得名陈家庄村。意为是建在陈家庄的村民委员会。 |
元末明初,因有戴姓8户、汪姓3户、韩姓1户共12户人家从甘肃河州迁入,戴姓占多数而得名戴家;1985年更名为戴家庄。 |
据传,元末明初,从甘肃河州迁来人家居住此村;因村后有一条河,发源于隋炀帝妃葬地娘娘山,人们尊妃为后,因河得村名后子河;后因庄大人多,分为东西两村,此村在路东,故名后子河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