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年(1369),杨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名杨庄。前清期村没于水,水退后重建,时村人杨卓武德高望重,村以人名命名。 |
清咸丰年间,此地为黄河一渡口,刘姓携眷自内黄西岗河沿村迁此定居,故名。 |
清初,王姓自今兰考县张君墓东南石楼村迁此定居,始称王庄,后为区别于本乡其他王庄,易今名。 |
清乾隆年间,彭姓由今睢县彭庄寨村迁此定居,故名。 |
有赵姓原籍山东嘉祥,明中叶迁至兰考石楼寨.清初赵姓分支迁居村西老赵庄。后迁此,为区别老赵庄,故名。 |
明代,赵姓从山东嘉祥迁至今兰考县石楼寨村,清初分出一支从石楼寨迁出,取名赵庄。后赵姓一支迁此村东建新赵庄,此村遂易今名。 |
清康熙末年,黄河北徒,楚庄寨(今楚庄)一楚氏大户今其褚姓佃户迁居今处开垦荒地,因褚姓简为楚氏耕作,居于东北村,西南向崖头(高岗)上,名楚凸。1983年改为楚岗。 |
明末清初,胡氏自胡道口(今属北关镇)迁至小樊集(胡集乡于楼西南3千米处,今不存)越150年黄水淹没族村,胡氏族人复迁史村铺(今属城关镇)。清末,胡氏一支举家迁回老家(即小樊集),将村建于原址西2.5千米处,名胡庄,为区别本公庄其他胡庄,1958年易名为南胡庄。 |
清康熙年间,黄姓自河北保定迁此后,建“奶奶庙”一座,得名黄堂。后为区别于东黄堂,称今名。 |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河决断堤头。宋堂(今断堤头处)遭水患,宋氏迁今村西北3千米处建村,取名宋庄。后复道河患,再迁今处。 |
据《于氏家谱》载:明土木(明英宗被也先俘获之地)之变,祖子(即于谦)夺门遇害时,中官裴监怜其忠冤,携少保(于谦任兵部尚书时,因抵御也先有功,加官少保)公三子于广潜逃考城(老考城)。后一支居此,故名于庄。 |
明初冷姓人氏从东明冷寨迁此建村,代姓于明正统十五年(1440)古代仪邑迁来,取村名叫冷代庄。 |
清崇德年间,陈氏族人自今王桥乡陈店村迁此定居,称陈庄。后罗氏族人自程庄寨东北罗马湛迁此落户,陈氏外迁,故易现名。因与外罗庄大队重名,经商署文(1981)105号批复,改为周罗庄。以村名命名。 |
明初,杜氏自山西洪洞县先迁至山东大杜庄,明末迁此,故名。后1982年杜庄南部称为杜南。 |
明初,杜氏自山西洪洞县先迁至山东大杜庄,明末迁此,故名。1982年将杜庄分为2个村民委员会,北部称为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