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古镇中约的尚所、顾所坊。 1950年合称五坊。 1958年改称古四大队。 1983年称古四乡。 1986年改称古四村委会。 1990年设立古四管理区。 2001年复称古四村委会至今。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古镇北约的民泰、绿榕坊。 1950年合称四坊。 1958年改称古三大队。 1983年改为古三乡。 1986年改称古三村委会。 1990年称古三管理区。 2001年复称古三村委会至今。 |
宋末元初建村。 光绪年间(1875-1908)为古镇北约麒麟里,王所坊。 1950年合称三坊。 1958年改称古二大队。 1983年称古二乡。 1986年设立古二村委会。 1990年称古二管理区。 2001年撤区复称古二村委会至今。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属古镇北约的津边里、大街坊、三公坊。 1950年合称一坊。 1958年改称古一大队。 1983年称古一乡。 1986年设立古一村委会,1990年称古一管理区。 2001年撤区复称古一村委会至今。 |
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为古镇中约的蓝埠、和平、杨所、县所坊。 1950年合称六坊,1958年设立六坊大队,1983年设立六坊乡,1986年设立六坊村委会,1990年称六坊管理区,1993复称六坊村委会至今。 |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建村。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古镇南约的泮沙坊。 1950年改称七坊,1958年设立七坊大队,1983年设立七坊乡,1986年设立七坊村委会,1990年称七坊管理区,1993复称七坊村委会至今。 |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建村,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古镇南约的冈东坊。 1950年曾分称八、九坊。 1954年复并称冈东。 1958年设立冈东大队。 1983年称冈东乡。 1986年改称冈东村委会。 1990年称冈东村管理区。 2001年撤区复称冈东村委会至今。 |
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建村。 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为古镇南约。 1950年改称十坊。 1954年称冈南。 1958年设立冈南大队。 1983年称冈南乡。 1986年改称冈南村委会。 1990年称冈南管理区。 2001年撤区复称冈南村委会至今。 |
宋末,曹姓人从南雄珠玑巷迁居曹溪,在岸边建埠头(码头),遂称曹埠,后写成曹步。 1958年分设曹一至曹六共6个大队,此属曹步第一、五大队。 1965年2大队合并,称曹一。 1983年称曹一乡。 1986年设称曹一村委会。 1990年称曹一管理区。 2001年撤区复称曹一村委会至今。 |
宋末,曹姓人从南雄珠玑巷迁居曹溪,在岸边建埠头(码头),遂称曹埠,后写成曹步。 1958年分设曹一至曹六共6个大队。 1961年曹二、六2大队合设村,名曹二。 1965年析设立曹二大队。 1983年改为曹二乡。 1986年改称曹二村委会。 1990年称曹二管理区。 2001年撤区改称曹二村委会至今。 |
在明末时曹步仍为一片荒凉之地,位处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口上游由泥沙所冲积而成之一片平原,在明崇祯八年曹,李,郑三兄弟到达于今称曹步时称茶步之地,当时此地有种茶树而得名,由于曹世贤习得祖传医术,专为人治病,医术极为精湛加上口才亦佳,前来求医者甚众三人所选之址乃茶步溪边,由于四乡求医者众,又不熟悉路途,常问路于人,每皆简单于上曹医生居溪边,渐演变成曹溪,曹溪因此得名,后来在岸边建码头,遂称曹埠,后写成曹步。 1958年分设曹一至曹六共6个大队,此属曹步第三,四大队。 1965年2大队合并,称曹三。 1965年析设立曹三大队。 1983年称曹三乡。 1986年改称曹三村委会。 1990年称曹三管理区。 2001年撤区复称曹三村委会至今。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三区十二段,自北至南分为麒麟、显龙、北海(含华光)、教昌、红庙、市边、民乐、沙源8个坊。 1951年称海洲乡。 1987年复称海洲村,属古镇乡。 1958年称为海洲生产营,属古镇耕作区。 1961年称为海洲公社,下辖沙源、民乐、市边、红庙、教昌、北海、麒麟、显龙、华光9个大队。 1967年撤销海洲公社,分设海一、海二、海三、海四4个大队,属古镇镇。 1986年设立海洲居委会。 2001年9个村委会合并设立海洲村委会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