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驻地原在南大街,因地处县城,故名城关镇。1983年3月更名为大名镇。 [详细] |
明代漳河流经此地,邻村一杨姓大户在此建桥一座,人称杨家桥,渐成村落,后简化为杨桥。 [详细] |
古代时此处为黄河流域,村民为防黄河水泛滥,在此修筑堤防,后有万姓人定居于此,因姓而得名。 [详细] |
据《大名县志》记载:“城东南18里处有一个三角潭,方圆百亩,久而不涸,以为龙湫,建龙王庙于其上,后人定居,故名‘龙王庙’。”。 [详细] |
初名安贤镇,西晋时,人们为纪念“辞官回故里设馆教书”的束皙,改名为束馆镇。 [详细] |
原来是卫河的一个渡口,后聚集为村落,因处于河滩上而得名“小滩”。此地位于大运河畔,河运繁忙,舟船辐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集镇。旧时依据水旱码头优势发展商业,有“日进斗金”之誉。清同治年间,礼部尚书毛昶熙乘船路经此地,题写“金滩镇”三字,作为村名沿用至今。 [详细] |
地处古漳河故道的沙丘旁,当地称沙丘为“沙疙瘩”,故取村名为沙疙瘩村,后人们嫌“疙瘩”一字含义不好,改称沙圪塔村。 [详细] |
是宋代北京大名府城的中心大街,明建文三年(1401年),大名府城湮于水,府城迁移,此地遂成为村庄,故名为大街村。 [详细] |
古时,这里有座烽火台,俗名烟墩。村在其侧,且有很多店铺,故村名烟墩铺,后简化为铺上。 [详细] |
相传汉代有户姓孙的人家在这里开店,只留宿不卖饭,周边人们习惯称之为“干店”,演变为“甘店”,后来,人口聚集成村庄,称孙甘店村。 [详细] |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此地创建一座寺院,名曰碧峰寺,明万历年间扩建,殿宇金碧辉煌,柏荫环绕,规模宏大,每年农历二月二日有香火大会。寺北建村,因寺定名碧峰,演变为北峰村。 [详细] |
原系汉代古黄河残堤上的一个村庄。新朝皇帝王莽时期称黄河下游大名段堤防为金堤,寄寓了人们对黄河堤防坚固不溃的美好愿望。民国23年(1934)《大名县志》记载:“金堤为汉时旧堤,势如冈陵绕古黄河,历开州(今濮阳)、清丰、南乐入县境,东北趋山东馆陶(今河北馆陶),计长二百余里。”大名县境内这一段残断连绵20千米的长堤,就是汉代金堤遗址。王莽深知黄河洪水泛滥的利害,建立新朝后加大对黄河堤防的治理,多次对金堤进行加筑,使百姓鲜受灾害。为纪念王莽筑堤之功,加上大名县(当时称元城县)是王莽家乡的缘故,民间又称之为王莽堤。北宋时称寸金堤,村名仍称黄金堤。 [详细] |
因历史上王姓最早在此定居,取名王村。后这里发展为一大集市,改称王村集。 [详细] |
曾先后三次为大名县治所,共历时609年。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大名县治从府城(今大街乡大街村)迁至南乐镇(今旧治村),历经北宋末期、金朝、元朝初期,历时136年。元宪宗二年(1252),县治从南乐镇迁回府城,府县同廓,历时20年。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县治从府城复迁至南乐镇,历经元朝中后期和明朝初期。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县治从南乐镇迁回府城历时126年。永乐九年(1411),县治又从府城迁回南乐镇,历经明朝和清朝初期。乾隆二十三年(175),县治从南乐镇复迁回府城,历时347年。1758年后,这里不再为大名县治所,故名为旧治村。 [详细] |
相传宋代有魏姓在此定居,故名魏庄。因城东还有一个魏庄,为示区别,更名为西魏庄。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