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螺洋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螺洋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11年1月7日,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同意建立吉利社区的批复》中,同意建立吉利社区居民委员会。

因2018年8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三村合并批准成立芦阳社区居民委员会,属螺洋街道管辖。

因2018年8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二行政村与社区合并,沿用原莲花,地名沿用至今。

1951年为联洋乡三社村。

1952年全县在试点,建立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命名火炬。

1956年与二友合并成立火炬高级社,属螺洋乡。

1961年公社体制改革时,独自建立火炬大队。

1983年恢复乡制,复名火炬村。

1994年路桥建区,归属于路桥区螺洋乡火炬村。

1998年,螺洋乡划入城区,为螺洋街道火炬村村民委员会。

1951年为联洋乡六一村。

1956年与大岙合并组成红风高级社,属螺洋乡。

1961为六一大队,因缺乏地名含义,1981年7月更名为罗家池大队。

1983年更名为罗家池村。

1994年路桥建区,归属于路桥区螺洋乡罗家池村,1998年,螺洋乡划入城区,为螺洋街道罗家池村,2006年,因甬台温铁路拆迁安置形成白云小区,共计200间住房,人口420人。

解放前期称作人民公社八项村,1958年重新沿用大岙村命名,1994年路桥建区因台州市叫大岙村的地名较多,故更名为大岙里村,1998年,螺洋乡划入城区,为螺洋街道大岙村村民委员会。

1951年数联洋乡,称十全村。

1956年与下寺前、园珠屿合并为友谊高级社,属螺洋乡。

1961年独自成立上寺前大队。

1983年恢复乡制,复名上寺前村至今。

1994年路桥建区,归属于路桥区螺洋乡上寺前村。

1998年,螺洋乡划入城区,为螺洋街道上寺前村民委员会。

1945年革命党入社,提倡农民相互帮助,1-8队叫做“三益村”,9-16队叫做“星光村”。

1951年名南山乡谊池村,1956年合作化时,与藕池、上保合并建立火星高级社,划归螺洋乡,1958年“大跃进”时期与上保、池头、藕池四村合称南山片,1961年单独成立池头大队,1966年改为南山大队,1994年路桥建区,归属于路桥区螺洋乡南山村。

1998年,螺洋乡划入城区,为螺洋街道南山村村民委员会。

上保村在明清朝时期称山安村,到建国后改为上保山头村,有着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

1951年为南山乡三庵村,1956年合作化时属螺洋乡,与藕池、池头合并组织火星高级社,1961年公社体制下放,单独成立上保大队,1983年改为上保村。

1994年路桥建区,归属于路桥区螺洋乡上保村。

1998年,螺洋乡划入城区,为螺洋街道上保村村民委员会。

1951年为下岭乡上倪村。

1956年与永远、车头、高洋应合并成立高峰高级社,属螺洋乡。

1961年单独成立上倪生产大队。

1983年更名为上倪村。

1994年路桥建区,归属于路桥区螺洋乡上倪村,1998年,螺洋乡划入城区,为螺洋街道上倪村村民委员会。

1951年土改时为下岭乡岙王村。

1956年与下岭、坐应合并组织民力高级社,并入螺洋乡。

1961年公社体制改革,民力社解体,单独成立岙王大队,1983年复名为岙王村,沿用至今。

1994年路桥建区,归属于路桥区螺洋乡岙王村。

1998年,螺洋乡划入城区,为螺洋街道岙王村村民委员会。

因2018年8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二村合并得名屿前村村民委员会。

属螺洋街道管辖。

因2018年8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二村合并得名凤栖村。

属螺洋街道管辖。

因2018年8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二村合并得名水滨村村民委员会。

属螺洋街道管辖。

因2018年8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二村合并得名向央村村民委员会。

属螺洋街道管辖。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