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东黄城镇各村地名由来

东黄城镇各村地名由来

  据光绪二十六年《深州风土记人语志》载:“安平县皇风里崔氏,始祖文,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小兴州迁河南中牟县,后又自中牟县迁居安平皇风里,今名黄城”。又说:“安平皇风里王氏,始祖德永乐十年(1412年),自小兴州迁。因人口繁衍,村域扩大,居住分散,于1961年,按住的方位分成4个黄城,此村居东,称东黄城。 [详细]
  据光绪二十六年《深州风土记人谱志》载:“安平县皇风里崔氏,始祖文,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山西小兴州迁河南中牟县,后又自中牟县迁居安平皇风里,今名黄城”。又载:“安平皇风里王氏,始祖德,永乐十年自小兴州迁”。后因村大,人丁兴旺,村域延伸,居住分散,于1961年,按住的方位分为四个村。此村居西南,称西南黄城。 [详细]
  据光绪二十六年《深州风土记?人谱志》载:“安平县皇风里崔氏,始祖文,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山西小兴州迁河南中牟县,后又自中牟县迁居安平皇风里,今名黄城”。又载:“安平皇风里王氏,始祖德,永乐十年自小兴州迁”。因村大人多,居住分散,于1961年,按住的方位分成4个村。此村居东南,称东南黄城。 [详细]
  据光绪二十六年《深州风土记人谱志》载:“安平县皇风里崔氏,始祖文,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山西小兴州迁河南中牟县,后又自中牟县迁居安平皇风里,今名黄城”。又载:“安平皇风里王氏,始祖德,永乐十年自小兴州迁”。因村大人多,居住分散,于1961年,按住的方位分成4个村,此村居东北名东北黄城。 [详细]
  据康熙二十六年《安平县志》载:元故海北广东道提弄按案使王公纲神道碑称:王纲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七月十六日卒,旅次男思敬等护柩归葬安平县明德乡皇风里西黄城先茔之侧。可见元时就有黄城。因此村住在东黄城北面,故名为北黄城至今。 [详细]
  公元24年,王郎赶刘秀时,刘秀刚刚甩掉追兵后,刘秀的兵马路经此处,为了便于记路,在该村的西北方向有块汉白玉石碑躺在路边,便把它作为记路的标记。以此命村名,得名躺碑。后根据字的谐音改为唐贝,沿且至今。 [详细]
  据光绪二十六年《深州风土记金古记》称,金漫真村宁国院寿公和尚碑,碑文称寿公和尚“本居博陵乡徐召村”,以此知在金代时已有徐召。在至元七年(1271年),此地有一徐召大庙--东岳庙。借此得名徐召村。后又建起三个栓马桩喂牲口,由张、王、赵各分一桩喂牲口。姓赵的分此桩,后传宗接代,繁衍成村,借此得名徐召赵庄。1943年,为便于对敌斗争,与王庄、张庄合并称建新村,后分村更名为建赵庄。 [详细]
  光绪二十六年《深州风土记金古记》有金漫真村宁国院寿公和尚碑,碑文称寿公和尚“本居博陵乡徐召村”,以此知在金代已有徐召。至元七年(1271年),此地有一徐召大庙--东岳庙,借此遂得名徐召。后来建起了三个拴马桩,姓王的分此一桩喂牲口、耕地。后传宗接代,繁衍为村,借此冠以姓氏得名徐召王庄。1943年,为便于对敌斗争,与张庄、赵庄合称建新村。后此村更名为建王庄至今。 [详细]
  据光绪二十六年《深州风土记金古记》有金漫真村宁国院寿公和尚碑,碑文称寿公和尚“本居博陵乡徐召村”,以此知在金代时已有徐召。在明朝年间,张、王、赵三姓在此定居,因地广人稀,分别设了三个栓王桩,由上边三个姓氏各分一个桩饲养牲畜,姓张的居此。后人口繁衍,村域扩大,借此得名徐召张庄。抗日战争时期,为便于对敌斗争,于1943年与王庄、赵庄合并为建新村。后分村更名为建张庄。 [详细]
  据光绪二十六年《深州风土记金古记》称,金漫真村宁国院寿公和尚碑,碑文称寿公和尚“本居博陵乡徐召村”,以此知在金代时已有徐召。在至元七年(1271年),此地有一徐召大庙--东岳庙。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王、赵三个姓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张氏定居于此,取名张庄。1943年与屯里、徐召合为一村,称徐张屯。 [详细]
  据康熙二十六年《安平县志古迹志》称,该村为别驾村,怀疑王郎赶刘秀时,此地为汉光武刘秀跸之所(跸,古时帝王出行的车驾),因以得名别驾村。又传说护驾的在此地与刘秀分别。故名别驾村,后简化为别村。于1943年更名为新民村至今。 [详细]
  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就在滹沱河故道建村立庄,因地势低洼,逢雨季积水,因用堤埝挡水,借此得名堤涡,沿用至今。 [详细]
  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氏奉诏从山西小兴州洪洞县迁至直隶在此安家落户,遂冠以姓氏得名李村。后李氏断后,故更名里村。因居安平城西,称西里村。 [详细]
  台城在明永乐年前就有此村。据台城村弓氏始祖国统一碑文载:“弓氏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霍州灵石县晋水村始迁安平西南台城里家焉”。传说,在1368年,明朝计划在此建者城。“皇宫”设在东黄城一带,宫殿的台阶设在台城。后改建在别外,为纪念此事,借故定名台城,沿用至今。 [详细]
  在元至正四年(1344年)元朝封官时,此处有五个侯爷,各占一方,故命名五侯疃,为一行政村。后来村逐渐发展,人丁增加,居住分散,于1937年,按住的方位分村,此村居北称北侯疃。 [详细]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