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亳城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亳城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马庄故称刘张表村。马氏家书载:先祖马飞行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敷衍生息人丁日重,后因刘姓搬迁,村内马姓居多,更名为马家庄,简称马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马家庄”。
次范村,古称古楼村。据因李姓迁此定居,故名李次范,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李家次范”。
据曾称李娄、王拐、院子。后演变为院当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院子村”。
次范村,古称古楼村。据因刘姓迁此定居,故名刘次范,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刘家次范”。
次范村,古称古楼村。据因岳姓迁此定居,故名岳次范,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岳家次范”。
次范村,古称古楼村。据因马姓迁此定居,故名马次范,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马家次范”。
清据村落形成于明永乐年间,当时李旺、李太和两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到此,起初住村东北1里处。后来发现西南处常有一物闪闪发光,经寻觅是一块平面石板,石板下有水井一眼,就搬迁到井旁居住,故起名“石光”,沿用至今。光绪十八年(1892)《内黄县志》载有“石光村”。
据传碑文记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称河道村。明初张姓先祖张盘,先人姚氏于永乐十三年(1414)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因张姓居多,更名张家草坡,后演变为东草坡,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张家草坡”。
据明代中期曾出了一名王姓诰命,后为了纪念王诰命,故将村更名王诰村,演变为王告,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王诰”。
据明代以前叫河道村,明初大迁民后,因其魏姓居多,改为魏家庄。清光绪年间称魏庄。1982年更名为魏家庄,后演变为魏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魏家庄”。
据明初建村,刘、文两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此定居,以方位取名东永建,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东永建”。
村庄历史悠久。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大兴寺在裴村西二里许,唐武德三年(620)建。久圯,止遗一塔”。传由裴姓建村,自唐宋以来,裴姓名称一直未变,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裴村”。
据明初建村卢、段两姓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此建居,以方位取名西永建,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西永建”。
村古称大流村。明初陈氏迁此定居。大流村原住有苏、董两姓,先后绝嗣后,村中只剩下陈姓,改称陈流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陈流村”。
据明洪武年间,刘、李、赵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因此处有一座墩台高七级,故以七级命名,因姓氏称刘家七级,后演变为刘七级,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刘家七级”。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