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桥镇 | 隶属:赣榆区 |
行政代码:320721102 | 代码前6位:320721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8 | 邮政编码:222000 |
车牌代码:苏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9.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8万人 |
人口密度:85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相传明末姜姓建村,因在河上建九孔石桥,故取名石桥。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石桥镇上榜。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石桥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7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石桥镇为2017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基本介绍:
【概况】
石桥镇地处黄海之滨,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总面积79.9平方公里,耕地4.36万亩,现辖23个行政村, 35个自然村,人口6.8万,共1.8万户。石桥镇依山傍海,自古“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沿海、平原、山区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长达10多公里,境内有海拔高195米的芦山和90米的龟山,两山相距3公里。
【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重力打造连云港“一体两翼”战略的凤凰北翼,按照“发挥优势、融入临港(工业园)、做大园区(硅工业园)、项目拉动、以工兴镇、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打造高新硅业,突破临海经济,重抓民营经济和现代
历史沿革:
清为石桥镇;1957年设立石桥乡;1958年改置石桥人民公社;1983年改置石桥乡;1990年撤乡改置石桥镇,沿用至今。
传说明末姜姓立村,石桥遂以“姜家洼”命名。后更名为“姜家寨”,至明嘉靖年间,因寨北有座石拱桥,所以又更名为石桥。解放初期为石桥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详细]
因由大龙头村与小龙头村合并为一个村,故名。建国初分别名为小龙头村、大龙头村;1958年分别改为小龙头大队、大龙头大队;1983年分别改为小龙头村村民委…[详细]
范庄村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石桥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大庄村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石桥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取原芦阳地区芦阳二字,故名。解放初期分别为滕官庄村、唐家沟村;1958年分别改为滕官庄大队、唐家沟大队;1983年分别改为滕官庄村村民委员会、唐家沟村…[详细]
石东村建国初分别名为朱官庄村、娄官庄村、曹岭村;1958年分别改为朱官庄大队、娄官庄大队、曹岭大队;1983年分别改为朱官庄村村民委员会、娄官庄村村民…[详细]
由朱官庄、娄官庄二个自然村的“官庄”二字得名。建国初分别名为朱官庄村、娄官庄村、曹岭村;1958年分别改为朱官庄大队、娄官庄大队、曹岭大队;1983年…[详细]
杨姓建村,因村庄地势较洼,故名。解放初为杨洼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与刘荒、仲园村合并为杨洼大队;1983年改设为杨洼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窦沟…[详细]
原以孙姓建村,取村名“孙家沟”,后王姓迁此居住,兴旺起来,并且村庄逢集故改村名为王集村。解放初为王集村;1958年改为王集大队;1983年改改为王集村…[详细]
石姓建村,因村庄周围多岭坡,且石头较多,故名。解放初为石岭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为石岭大队;1983年改设为石岭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10月…[详细]
传说明末时,原东拱齐村叫“汞起”,后以方位演变为“东拱齐”。另一传说,战国时该村系齐国南大门,且为南北交通枢纽,具有保卫齐国的重要性。(“拱”即保卫之…[详细]
温姓建村,因村庄较大,故名。解放初期为大温庄村;1958年成立人民社改为大温庄大队;1983年改为大温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东温庄村位于赣榆县城北25公里、石桥镇驻地南2.5公里,东到204国道2公里,汾灌高速公路穿村而过,西距县内南北大通道——代盘公路1公里,交通方便,区…[详细]
因村南有一河流直通大海,河水随海潮而涨落,故名。解放初期为潮河口村;1958年改为潮河口大队;1983改为潮河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庄边有两颗古柳树,故名。解放初期为柳树底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为柳树底大队;1983年改设为柳树底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庄距离古城盐仓城9.7华里,故名。解放初期为九里七村;1958年改为九里七大队;1983年改设为九里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下木套村村民委员会并入…[详细]
明朝时称穆家套庄,村址在今木套港东面海中,因海水侵蚀,明末开始陆续西迁至今址,村名逐步演变为今村名。2001年10月上木套村与大路旁村合并为木套村村民…[详细]
因村东有一较大白色石英石,故名。解放初期为白石头村;1958年改为白石头大队;1983年改为白石头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新宅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沿用至…[详细]
因村庄建在一小沙丘上,故名。解放初期为小沙村;1958年改为小沙大队;1983年改设为小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庄建在一大沙丘上,故名。解放初期为大沙村;1958年改为大沙大队;1983年改设为大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村庄紧靠港口,故名。解放初期为韩口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为韩口大队;1983年改为韩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从韩口村搬迁至当地,新建村庄,故名。1966年为属韩口大队;1983年单独设置为新韩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庄居岭头,且以苏姓居多,故名。解放初期为苏家岭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设为苏家岭大队;1983年改为苏家岭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