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罗城乡 | 隶属:邵阳县 |
行政代码:430523208 | 代码前6位:430523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9 | 邮政编码:422000 |
车牌代码:湘E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35.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万人 |
人口密度:约59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罗城乡有个铜锣村,这个村子昔名排山塘。此地昔有山寨,宛若城堡,又因此地自清光绪八年(188)有个叫唐景升的人在此铸造铜锣,他铸造的铜锣享誉川黔滇桂粤湘诸省,且手艺几代相传,故排山塘这个地名渐渐被人称为锣厂坪,而那个像城堡的山寨也就被人称为锣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锣厂坪被人称为铜锣村,作为行政村的村名。锣城亦被人少写了一个“金”旁,变成罗城,成了罗城乡的乡名。
基本介绍:
邵阳县辖乡。1949年为时雍、义胜乡属地,1956年置罗城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析置罗城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1.8万,乡政府驻罗城。有县道通往县城和邻近各县。辖铜锣、罗城、毛坪、樟木塘、大湾塘、落担观、保和、石背、八定、雷公塘、金华、大坝湾、淡茄铺、莲花、向家、柑子塘、扣子塘17个村委会。农业为主,盛产黄花、柑橘。所产铜锣远销西南各省。
历史沿革:
清代属温和都;1949年属邵阳县行仁乡、义胜乡;1950年属七区罗城乡;1952年属三区罗城乡;1956年罗城、石背等5个乡合并为罗城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59年更名五峰铺公社;1961年公社体制调整时为罗城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时为罗城乡;1987年郦家坪乡的扣子铺村和柑子塘村划入;1995年撤区并乡时水田乡并入,同年7月原水田乡划入五峰铺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传说因此地地形与船相仿,可立郡,故有二十多个家族迁居来居住、种植经营、经商,以罗姓为主,又以铜锣乐器加工名杨四乡,由于地理开阔、山青水秀,二江流域水利…[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保和保,译义:“保”是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和”相安,谐调,此名是指大家住在一起非常和睦,故名保和保。清代属邵阳县温和都、民国时属宝庆县时雍乡;1…[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向氏从湘西沅陵迁往白羊铺,从白羊铺迁往老屋向家,因向姓占全村人口80%,所以以多数姓命名村,故而得名。清代时属邵阳县温和都,民国时属宝庆县义胜乡;1…[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时期,院子里有人做铜扣,故而得名。清代时属邵阳县温和都,民国时属宝庆县义胜乡;1949年解放初期时属义胜乡扣子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卫星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石背底,在中心地带有一座石矿,高而长且陡,石矿底下有一个祠堂,祠堂旁有个院子叫祠堂铺,在此地住大多数为杨姓,从而取名石背底杨家,故名石背村。清代时…[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院子两边有小山林,院子前有口大塘,故取名大塘村。清代时属邵阳县温和都,民国时属宝庆县时雍乡;1949年解放初期时属行乡大塘大队;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明末清初,因铜锣村铜锣组唐吉典老人在铜锣组打铜锣,远销贵州、广西,故而得名。清代时属邵阳县温和都,民国时属宝庆县义胜乡;1949年解放初期时属邵阳县…[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淡茄子铺村是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罗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莲村是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罗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