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番田镇 | 隶属:温县 |
行政代码:410825102 | 代码前6位:4108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100 |
车牌代码:豫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8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7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2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番田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番田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番田镇地处温、孟、沁三县(市)交界处,境内有龙山、仰韶古文化遗址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胜寺。全镇总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万亩。辖42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38亿元,年均增长12%;工业总产值完成5.6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2.7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6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60元。
2005年,我们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全镇新上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个,新上项目投资额达7930万元,形成了以机械加工、精密铸造、煤机配件、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制鞋六大支柱产业。近20家企业和经济组织组成了拥有产值过亿元、
文化旅游:
蔡庄遗址位于温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番田镇蔡庄西北,四周围平原,中心地势较高,遗址东原有一砖窑,由于取土,遗址部分被破坏。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
东口遗址位于温县城西20公里处的番田镇东口村西台地上。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西临济水故道,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从断层上看,文化层深1.5米,有红陶、彩
段村遗址位于温县城西21公里处的番田镇段村西地。这里地势高处周围地面1.5米,成为台地,当地人称“凤凰台”。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约4.5万平方
王薛王氏祠堂位于温县城西番田镇王薛村北街偏东,创建于清同治年间,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和正殿(已毁),现存山门和两厢房。
番田宋村遗址位于番田镇宋村村,年代为仰韶文化。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番田宋村遗址被公布为温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番田名称含义有二:一说传明代以前有吴姓将军领兵打了胜仗,帅部驻扎在今大吴村。
又在东、西小吴取了两房妻妾。
彼为庆贺新婚,将战俘押此垦荒。
尔后垦荒者定居下来,取名翻田,清后更名为番田。
另说传元代前番田原是荒原,无人居住。
元代异族北番人入侵中原,迫使战俘于此耕耘,后战俘定居此地,取名番田。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传有二:一说元代前番田原是一片荒原,无人居住。元时,异族北番人入侵中原,迫使战俘于此耕耘,后来,战俘定居此地,取名“番田”。二说明代前有个姓吴的大将军…[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王家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怀庆府(沁阳)南阁集居住,后因弟兄分家,一个迁此立庄,取名“王庄”。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原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原庄”。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58年成立原庄大队,属番田公社。1983年改原庄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代前,称此村为“白家沟”,因白家居住,且村中有条沟而得名。据北宋末年碑文记载称“白沟作”。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郑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称“郑庄”。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58年成立郑庄大队,属番田公社。1983年改郑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因此地在东小吴村西,故取名为西小吴。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58年成立西小吴大队,属番田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蔡宽、蔡刚叔侄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村名蔡家庄。清康熙年间改名为蔡庄。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2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康熙年间,此地村民原在大金香村。清乾隆年间,部分村民向东北迁一千米处立庄,称“小金香”。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58年成…[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前,因此村东北角有座祖师庙,日久烧香聚成村落,以庙内大香炉取村名“大金香”。明万历年称“金乡村”,清康熙年改称“化金昌”,乾隆年间复称“大金香”…[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西汉时,武将段青在此战死,葬于村东修冢,称“段青冢”。尔后,人们逐渐来冢西定居,形成村落,故取名“段村”。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晋代时,此村称为“三陵”,因晋朝皇帝司马氏三代祖陵葬此而得名。现仍称“三陵”。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58年成立三陵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前,因位于三陵村东,称“东三陵”。明初,范家从济源迁此定居,更名为“范庄”。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58年成立范庄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南北朝时期,吴、李两家居此,故得名“吴李庄”,明洪武四年(1371)又有吴、徐、郭三姓先后迁来,因吴家人旺,更名为“大吴”。1950年属温县四区。1…[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前,称此村为“宋村”,因宋家居此而得名。后李、王两姓迁入,村名仍称“宋村”。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58年成立宋村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秦姓的一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秦家庄”。清道光年间,从王庄又迁来李家,称“秦庄”。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此村位于沇水东岸,自古是王屋山通向东面和太行山通向南面的轮渡码头,故称东口。1950年属温县二区。1952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番田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晋代前,因姓于家居此,晋时陈、韦两姓迁来,陈家曾出了四进士,一度称为进士村,后复称于村。清康熙十二年(1673)村民为使人才辈出,更名为余村。195…[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曾有一河双流(双河道)围村经过,更名双流。后因居民增多,向北发展一村,此村位南,称“前双流”。1952年为纪念革命烈士张峻山同志,更名为“前峻山…[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曾有一河双流(双河道)围村经过,更名双流,后因居民增多,向北发展一村,称“后双流”。1952年为纪念革命烈士张峻山同志,更名为“后峻山”。195…[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代时,部分村民从大吴东迁立庄,因村小称“东小吴”,明洪武八年(1375),乔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村名仍称“东小吴”。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宋代前,称此村为“七圣庙”,因村中大庙里有七个圣人像而得名。北宋时,杨家在此村设立擂台,称“杨擂”,后演变为杨垒。此村位于擂台北,更名为“后杨垒”。…[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时此村已经存在,医圣孙思邈在此为民治疫,村民为感恩孙思邈称名为孙庄,在村西建筑医圣庙纪念。明初山西移民郝姓牵入此村,将姓氏加入村名中,称村名为孙郝…[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年前,此村就称“刘谢”,因刘、谢两姓居住而得名。明永乐四年(1406),刘林一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村民仍称“刘谢”。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前,此地东北角有个岳村,因村民打劫了过路官员进贡的财物,皇帝派兵将岳村洗灭。因此村距岳村近,也遭到嫌疑。幸有姓王的太保出面讲情,才免于蒙难,故得…[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前,此地称“薛村”,因薛家居住而得名。明初,王氏兄弟俩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称“薛村”。后因王家人旺,更名为“王薛”。1950年属温县四区。1…[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北辽入侵宋疆,皇帝派杨家父子在此屯兵防御,形成南、北阵营对垒,此地在南,称“南阵”,后同音演变为“南镇”。1950年属温县二区。1952年属温县四区…[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宋代前,称此村为“小南庄”。北宋时,杨家在此村北设立擂台,称“杨擂”,后演变为杨垒。此村位于擂台南,称“前杨垒”。明初,张姓数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前孟姓居此,称“孟村”。后因洪水横流,将村冲为南、北、西三个村,此村位北,称“北孟村”。明初,王、张、史三姓八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名仍称“…[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前孟姓居此,称“孟村”。后因洪水横流,将村冲为南、北、西三个村,此村位南,称“南孟村”。明初,王、张、郑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名仍称“南孟…[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三国时,在此村庙前,从天降一月牙石,人们认为此地乃皇家存福地,因此,皇家在此修建一幢书楼,得名“书楼”,后称为“树楼”。1950年属温县二区。195…[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明代前称东南马(有碑文记载)。明初有殷姓迁至此村,更名为“殷庄”。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杨垒中心乡。1958年成立殷庄大队,属杨垒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在三国时期,这一带为司马懿养马场,南北分别喂马,中间为驯马场。后来,把北边喂马处称为“北马”。北马成村后,人口逐渐增多,又分“前、后北马”两村,此村…[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在三国时期,这一带为司马懿养马场,南北喂马,中间为驯马场。后来,把北边喂马处称为“北马”。北马成村后,人口逐渐增多,又分“前、后北马”两村,此村位北…[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汉至晋代时期,司马家族在此地辟建牧马场,后形成几个马字村。明初移民刘姓人员到此地居住,称刘马庄。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杨垒中心乡。1958…[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西汉刘邦侍从石奋,移家京师,途经此处,乡人留之,故取名“留石”。明万历年间,张家从孟县桑坡迁此,逐渐发展成两个留石村,此村在东,称“东留石”。195…[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西汉刘邦侍吏石奋,做官后移家京师,途经此处,乡人留之,故取名“留石”。明万历年间,张家从孟县桑坡迁此,发展成两个留石村,此村在西,称“西留石”。19…[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代前此村因位于“晋城”西北隅城外,故得名“城外”。明末清初又因人口繁衍,西扩一村,此村在东,故名“东城外”。1950年属温县二区。1952年属温县…[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代前此地因位于“晋城”西北隅城外,故得名“城外”。明万历年后又因人口繁衍,西扩一村,称名“西城外”。1950年属温县二区。1952年属温县四区。1…[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元时期,绅士张鸾住此,称张鸾村,后人们谐音演化为“张伦村”。后人口渐多,分为多村,此村在南,称“南张伦”。1950年属温县四区。1955年属杨垒中心…[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三国时期,这一带为司马懿养马地,南北分别喂马,中间为训马场。后来,把南边喂马处称为“南马”,东边为调用马匹的场所,称为“东南马(殷庄前身)”,南马更…[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元时期,绅士张鸾住此,称张鸾村,后人们谐音演化为“张伦村”。在今王张伦村东二百米处有个耿庄,招贤村王郎在此村教学,后因耿庄被抄,王郎搬此居住,以后人…[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代时此地有富商张鸾,在灾荒年为民赈灾,群众感恩张鸾的功德,称名为张鸾村,后形成几个张鸾村,群众把“鸾”字谐音为“伦”。明初移民各姓氏入住,把各自姓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