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河南省 > 濮阳市 > 台前县 > 吴坝镇

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吴坝镇

地名:吴坝镇隶属台前县
行政代码:410927105代码前6位:4109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3 邮政编码:457000
车牌代码:豫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9万人
人口密度:约80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明万历年间,吴氏族人由山东汶上迁此,因此处地势低洼,水灾频繁,村人修筑民堰,堆土筑坝,大坝成,称吴家坝,简称今名。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吴坝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基本介绍:

台前县吴坝镇位于河南省的东北角顶端,金堤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在这里林黄堤终接于北津堤,属黄河半滩区乡。全乡辖37个行政村,人口2.84万,耕地面积2.43万亩。 吴坝乡历届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吴坝乡全面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全方位的深化农村改革,使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吴坝镇地处偏辟,交通不便又由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和其它因素的束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面对这种状况,该乡党委、政府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确定了发展经济,统一思想,全面启动改革,憋足干劲,实施经济发展的大动作。甩掉禁

+查看详细吴坝镇概况>>

历史沿革:

春秋属齐、鲁、卫、晋4国。

隋代分属济州寿张县、范县。

明、清至民初,分属东阿二区、山东省寿张县三区(夹河)。

1941年属张秋县。

1947年为寿张县第八区。

1949年属平原省。

1952年复属山东省。

1958年属夹河公社。

1963年改称夹河区。

1964年划属河南省范县。

1968年复称夹河公社。

1973年析夹河公社成立吴坝公社。

1974年属范县台前办事处。

1978年设立台前县,属之。

1984年改设吴坝乡。

+查看详细吴坝镇历史沿革>>

仓颉陵遗址
晋城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史书记载,此村原为唐末五代时期由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为抗击朱温所建军事城堡。因唐王室封李克用为”晋王“,所以此城堡称为晋王城,居住在此地的居民便称自己…[详细]

大洪口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黄河在台前大寺张决口,洪水直冲东北,在张秋镇东北十里许形成一个流水口,重回黄河主道。后来人们移居此地,取村名为大洪口。原属…[详细]

北姜庄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姜姓人从山东东阿张秋镇姜家营迁此定居,以姓氏名姜庄。1983年因与夹河乡姜庄村重名,县政府将其更名为北姜庄。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详细]

石桥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史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往泰安府,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3)迁今址。因村中有一条小河,村民用石头垒砌一座石桥,以史姓命名为史家桥。李姓迁来后势…[详细]

徐固堆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徐姓始迁祖从淮安府山阳县迁至史家桥,后十一世祖徐凤仪购买王氏庄园的堌堆,建村定居,取名为徐堌堆。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年属张秋县二…[详细]

北张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二十五年(1693),张姓人从青州府乐安县(今属山东省广饶县)迁今址建村,以姓氏命村名张庄。因与后方乡张庄重名,1983年经台前县政府批准,更名…[详细]

吴坝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万历年间,吴氏族人由山东汶上县迁至此地,这一带属黄河滩区,经常有水灾,为了防治水患,以吴姓族人为主,人们筑土坝挡水患,逐渐打起了一道大坝,初称吴家坝…[详细]

李坝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李姓祖先最早从山西洪洞县迁今址建村,后修民埝(坝)防洪水,以李姓命名李坝。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年属张秋二区。1947年属寿张八区…[详细]

王中坝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中坝村创建于元代,王姓族人以姓氏命名为王家坝。至明洪武年间,有李姓族人自山西洪洞移民至此建立李家坝,吴姓在村西建吴家坝,使其居中,便更名为王中坝。原…[详细]

马庙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始迁祖迁此立村,建有马氏祠堂,人称马庙,遂成村名。1983年为避重名改为南马庙。原属山东省寿张县七区。1949年属平原省寿张县三区。195…[详细]

东周庄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周姓族人最早在此建村,以姓氏命名为“周家庄”,又因与打渔陈镇周庄村重名,1983年经政府批准,遂改为东周庄。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详细]

牛三里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东阿之景德镇(今张秋镇)牛家桥。明洪武年间,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后来随着附近郑、王、马等“三里庄”兴起,牛姓族人改村名为牛三里,即意味牛家桥与…[详细]

马三里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距运河漕运码头张秋镇之东偏北三里许,移民建村时取名“北三里”。清朝乾隆四十三年(1779)原居张秋镇东街的马孝传一族迁此,因其得东平州进士…[详细]

王三里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咸丰年间(1854),王氏族人来此定居生活,距张秋镇(今属山东阳谷)三里许,取村名为王三里。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年属张秋县三区。1947年…[详细]

郑三里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绿花园。明洪武年间,有居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距京杭大运河漕运码头张秋镇挂剑台三里,取名为三里庄。清道光十四年(1834),郑氏成为望族,遂改…[详细]

西董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董姓族人最先来京杭运河西侧定居建村,董姓人便以董姓命村名为西董。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年属张秋县三区。1947年属寿张八区。1949年属…[详细]

侯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天启年间,因侯姓居民最早来此垦荒定居,以侯姓命名为侯庄。后侯姓人迁至志门村,村名依旧。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年属张秋县三区。1947年属寿张…[详细]

堤头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堤头村东曾是京杭大运河中会通河河道,人们为防水患,修民埝(大堤),后被黄河冲刷断裂,形成一个缺口。人们移到堤上居住。当地人称为“堤头”,久而久之,便以…[详细]

马庄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马姓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山东省张秋东街(今属山东省阳谷县),越数年,其中一支来此建村定居,以姓氏命名为马庄。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年…[详细]

志门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滑春店。明万历年间,傅姓人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其一贞节烈妇立志守道抚子,村民感其美德而立牌坊以表其志。后人为纪念其妇,遂改滑春店为志门。原属山东…[详细]

前高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成化年间,由高氏族人创建,以姓氏名高庄。后陆姓族人迁入,村名未改,仍称高庄,后陆姓兄弟二人分居,兄居前,弟居后,称为前高庄、后高庄,分别简称为前高、…[详细]

后高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成化年间,由高氏族人创建,以姓氏名高庄。后陆姓族人迁入,村名未改,仍称高庄,后陆姓兄弟二人分居,兄居前,弟居后,称为前高庄、后高庄,分别简称为前高、…[详细]

沈屯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实行屯兵制,该处为兵屯,且屯长姓沈,故取名为沈屯。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年属张秋三区。1947年属寿张八区。1949年属平原省。1950…[详细]

十里井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居民在村中修有一口吃水井,因距离京杭大运河漕运码头张秋镇(今属山东省阳谷县)的挂剑台(历史文化遗址)十里许,取村名为十里井。原属山东省东阿…[详细]

西赵桥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台前县志》(2001年版)记载,明末清初,赵桥有一个人娶黄河东岸鸡山村大户姑娘为妻,回娘家时为村东赵公河所隔十分不便。其娘家专修一桥,取名为赵公河…[详细]

东赵桥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赵桥有一人娶黄河东岸鸡山村大户姑娘为妻,回娘家时为赵公河所隔,十分不便,其娘家专修一桥,取名为赵公河桥,简称赵桥。桥东村为东赵桥,桥西村为西…[详细]

朱庄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天启年间,因朱姓居民最先来此垦荒定居,以朱姓命名为朱家庄,后简称朱庄。明清至民国属山东省寿张县小北堡。1941年属张秋三区。1947年属寿张八区。1…[详细]

丰庄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有丰姓人在此定居立村,便以丰姓命名丰庄,数年后,丰姓外迁,但村名没有改变。明清至民国初年属山东省寿张县三区。1941年属张秋三区。1947…[详细]

翁庄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最早有翁姓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建村,以姓氏命名翁庄。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1941年属张秋三区。1947年属寿张八区。1949年属平原…[详细]

西穆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杨姓在此定居,始建杨家庄。乾隆年间,吕姓自山东省东平县戴庙镇寺里迁至于此,穆姓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从山东东阿穆桥迁来,紧邻杨家庄定居,建…[详细]

东穆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穆姓从山东东阿穆桥迁今址,随后杨氏迁来。两姓相处和睦,村名为穆杨村。1970年,穆杨分为东穆和西穆两个大队。原属山东省东阿…[详细]

柿子园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3)杨姓一支从山西洪洞县迁往山东阳谷白杨庄,后迁今址。杨姓人擅长种植柿子,数年后形成柿子园,便命村名柿子园。原属山东省东阿县二区…[详细]

邵庄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天启年间,最早在此垦荒建村的为邵氏族人,并以姓氏命村名为邵庄。明末属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清初划入山东寿张县,属寿张小北堡。民国初年属山东寿张三区。19…[详细]

前董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嘉靖年间,董氏族人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来居住,以董姓命名为董家庄。因村北还有一个董家庄,人们以方位称之,居南的为前董,居北的为后董。明末,属山东兖州…[详细]

杨洪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刘氏族人从山西洪洞县首迁黄河东岸的斑鸠店子路村(今属山东东平县斑店乡),越数年,其十世祖又迁至黄河西岸今址定居,并建有一红色家庙,取名为红…[详细]

东张堂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张堂村是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吴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西张堂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张堂村是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吴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吴坝镇面积相当:
到吴坝镇必去著名景点

吴坝镇相关名人

吴坝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台前县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