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拐河镇 | 隶属:方城县 |
行政代码:411322103 | 代码前6位:4113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7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2万人 |
人口密度:23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淮河的重要支流澧河穿境,澧河水随山弯曲,故名拐河。
荣誉排行:
2022年9月,拐河镇被确定为2022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2年3月,拐河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16年1月,拐河镇入选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基本介绍:
拐河镇位于方城县北部,伏牛山东麓,东邻叶县,北邻鲁山,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该镇盛产小麦、玉米、芝麻、红薯、香菇等。1992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
近年来,拐河镇充分发挥本地柞坡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香菇生产,1998年发展袋种香菇114万袋,可实现产值1140万元,人均增收300元;香菇生产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此外,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中药材、蚕丝和地毯加工,以萤石、滑石为主的矿产品、开采业也具一定规模。
1998年预计全镇社会总产值达4.2亿元,农业产值800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3.4亿元,全镇财政收入达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
历史沿革:
清末属拐河上里、拐河下里。
1941年属方城县第四区。
1949年为拐河区,属鲁南县。
1949年鲁南县撤销,改属方城县。
1955年四里店并入拐河区。
1958年四里店析出,同时成立拐河公社。
1984年改设拐河乡,属方城县。
1985年改置拐河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处于拐河镇西关一带,故名。2017年更名为西关村民委员会。清末属裕州招河上里。1941年属方城县拐河区。1947年拐河解放后,属鲁南县,为拐河孤石…[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权姓先居,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上里。1933年属西大麦沟乡。1936年至1945年属拐河镇第六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改属…[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居住黄土岭(岗)上,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属方城县拐河镇。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废,改属方城县拐河区。1958年成立黄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因杨姓始居在一棵三搂粗的大杨树旁,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属方城县拐河镇。1947年属鲁南县四里店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后,改属方城县拐河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建村时,这里曾有一座杏花寺,村在寺旁而得名杏花村,后因此沟多种大麦,故名。后为与东大麦沟区分,2017年更名为西大麦沟村民委员会。清属裕州招河上里…[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建村,因地处拐河至方城,拐河至四里店大道要冲,原来有一家姓姚的在此开过饭店,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属方城县拐河镇。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镇。…[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因韩姓先居,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属方城县四里店镇。1947年属鲁南县四里店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后,属方城县拐河区。1958年成立韩家…[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薛姓在此建村,薛同雪音,主白色,且村居澧河湾曲处,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属方城县拐河镇。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后,改…[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村北沟中养马,沟口盖有房屋,有人看管,后聚落成村,因而得名养马口。清后期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属方城县拐河区。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建村,系南阳卫指挥郭云,在泉白寨抗击明军期间,其部下一个王姓军官,曾带兵于此扎营,后落户于此,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属方城县拐河区。1947…[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建村,因王姓始居而得名王庄。1981年因重名加南字以示区别。清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初属方城县拐河镇第九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镇。1949年鲁南…[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建村,因温姓始居,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四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改属方城县拐河区。1958年成立温庄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崔姓先居,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属方城县拐河区。1958年成立崔庄大队,属拐…[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赵姓始居,故名。2017年更名为赵庄村民委会。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第二保。1947年属鲁南县孤石滩镇。1949年鲁南县撤销,改属方城…[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坐落在两山之间沟内的要道上,村北有一横卧石筋,人们来往必须翻越而过,像是一道门践,故名。2017年更名为石门村民委员会。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建村,因胡姓先居,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1947年属鲁南孤石滩镇。1949年鲁南县撤销后属方城县拐河区。1958年成立胡庄…[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徐姓迁来此沟建村定居,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八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归属方城县拐河区。1956…[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坐落于拐河镇东,故名。2017年更名为东关村民委员会。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第四区。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县政府驻拐河街)。1949年3…[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因曹姓先居,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十三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后,属方城县拐河区。1956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时,附近群众为求得安宁,修了一座二郎神庙,后来在此建村,以庙定村名。2017年更名为二郎庙村民委员会。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十四…[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建村时此沟尽是荒泽草湖,先民垦荒定居后,每年种植一季大麦,而得名大麦沟。1981年因重名,加东字以示区别。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第十…[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荆姓始建此村,故名。2017年更名为荆庄村民委员会。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十四保。1947年属鲁南县孤石滩镇。1949年鲁南县撤…[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12年,这里尚是荒山野岭,无人居住,后任余两姓从独树迁来此岭垦荒创业,形成村庄,而得名新庄岭。2017年更名为辛庄岭村委会。清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处岭间沟内,郭姓先居,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上里。民国属方城县拐河镇第五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后,改属方城县拐河区。195…[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此村仅有十几户人家,其中数户刘姓,常年从事制卖木杓,且技艺精湛,故人称此村“杓子刘家”,后简称为杓刘。2017年更名为杓留村民委员会。清属裕州招河…[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域内有条沟,名为白秀沟,村子位于白秀沟附近,故以沟名为村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时期属方城县第四区清新乡。1940年乡镇合并后,为孤石滩镇第十六保…[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原村中白衣堂碑记载,此地是方城北上鲁山的必经道上,由于来往客商多在此处歇脚打尖,就有人于此开设了一家客栈,取名“顺利店”,意即:住我店者,明天前程顺…[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这里人烟稀少,葛荆遍地,人们迁来后,伐木开荒,在葛蔓间建房定居,而得名葛庄。2017年更名为各庄村民委员会。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此村只是一个小山村,只有数家马姓居住,因村居横山西麓沟内,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初年属方城县横山马镇。民国末年属孤石滩镇第十七保。1947…[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许姓来此建村的先人许良名村,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十七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改属方城县拐河区横…[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建村,因村处五条小河交汇点南,称聚河庄,后“河”讹化为“合”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十七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史姓始此建村,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十七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改属方城县拐河区。1956年…[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村时此地果木树多,故名。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第十八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改属方城县拐河区。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雍正七年(1729)建村后,在庄南两条小河交汇的河套内开有12亩大的一个菜园,而得名河套园,演为桃园。2017年更名为桃元村民委员会。清属裕州招河下…[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韩姓始在此沟建村定居而得名韩沟。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十九保。1947年属鲁南县拐河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改属方城县拐河区。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