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抚远市 | 隶属:佳木斯市 |
行政代码:230883 | 代码前6位:230883 |
行政区域:黑龙江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长途区号:0454 | 邮政编码:154000 |
车牌代码:黑D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604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9.73万人 |
人口密度: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镇、3个乡 |
地名由来:
清宣统元年(1909)设绥远州,1913年改绥远县,1929年因与山西绥远县重名改抚远县,据《中国地名辞源》:以抚远山得名,另说取绥抚边境、安抚边远之意。
荣誉排行:
2022年6月,抚远市被确定为2022年黑龙江省大豆(玉米)大垄密植技术模式提产增效示范县。
2022年6月,抚远市被确定为黑龙江省2022年全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标题})。
2021年9月,抚远市被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抚远市人口数量为9.73万人,位列佳木斯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位列黑龙江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6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第2586位。
2021年3月,抚远市上榜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第59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抚远市上榜。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抚远市上榜。
基本介绍:
抚远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是满族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地处祖国陆地最东端,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之美誉。
抚远市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地理方位是东经133°40′08″至135°5′20″,北纬47°25′30″至48°27′40″,是我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也是我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全市辖区面积6047.1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12公里。共辖三乡七镇,69个行政村,一个市属国营农场和国营渔场,常住人口9.7万。境内有前哨、前锋、二道河三个省属国营农场。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
历史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清廷照准,于临江州东境乌苏里江附近设置绥远州,隶属吉林行省东北路道管辖。
1913年1月23日,绥远州改称绥远县。
1914年6月,隶属依兰道(东北路道改称)。
1929年2月撤销道制,由吉林省直辖。
同年9月27日,因与山西省绥远县重名,绥远县改称抚远县。
1934年12月划归伪三江省管辖。
1938年将饶河县挠力河以北地区划归抚远县管辖。
1947年隶属合江省。
1949年5月,划归松
抚远镇隶属抚远县管辖。位于县境北部,黑龙江南岸,北于俄罗斯隔江相望。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占地面积160平方公里,是抚远县的政治、经…[详细]
抚远县寒葱沟镇是抚远县最大的一个镇。全镇下辖7个行政村,总户数1424户,总人口7658人,其中农业人口6645人,在全镇占有很大的比重。全镇区域面积…[详细]
浓桥镇位于抚远县中部平原地区,距县城23公里,南与前哨农场接壤,东至东方第一镇抓吉镇,西与同江市为邻,是抚远县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公路四通八达。…[详细]
一、基本情况
乌苏镇位于黑龙江省最东北角,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地带,东部和北部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俄边陲镇卡杂相望,西…[详细]
名称:抚远三角洲,民称-
满文名:摩林乌珠岛(morin马,ujui头、首),因此汉语直译为“马头岛”。
俄称:塔拉巴洛夫岛、大乌苏里岛…[详细]
一、乡镇概况
抚远县通江乡地处祖国东北边陲,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地带。北部于俄罗斯远东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哈巴罗夫斯克一江之隔,东部于俄罗斯…[详细]
一、基本概况
海青乡紧紧依傍于乌苏里江畔西岸,抚远县东南部,距抚远县城98公里,辖区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万亩(含农场),人口…[详细]
乡机关现有在编机关干部26人共中党员10人,副科级以上干部8人,退休和二线干部9人。全乡财政收入87.7万元,农业总收入810万元。乡卫生院是国际红十…[详细]
抚远县辖乡。1969年为生产建设兵团向阳团,1970年并入海青公社,1974年析建向阳公社,1982年更名别拉洪公社,1984年置别拉洪乡。位于县境中…[详细]
一、基本情况
鸭南乡位于抚远县城西南部,地处浓江河与鸭绿河之间的国家级三江自然保护区腹地。南与寒葱沟镇相邻,西与鸭绿河农场相接,北与同江市隔河相…[详细]
寓意向前奋进,哨起而作,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为主。原为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六十八团,1976年改制时称前哨农场,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寓意勇当先锋,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为主。1977年成立时称前锋农场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场区内有自然河流二道河子。1984年成立时称二道河农场,名称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