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恭门镇 | 隶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
行政代码:620525102 | 代码前6位:6205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车牌代码:甘E | 行政级别:镇 |
下辖地区:2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恭门镇原称弓门,民国初年改“弓门”为恭门。据《清水县志》载,秦昭王曾命大将白起于此筑弓门寨以调集兵马镇压西羌。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 白起详细信息++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 嬴稷详细信息++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恭门镇为2023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恭门镇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14公里。总土地面积22.26万亩,总耕地面积4.53万亩。平均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6°C,年均降雨653毫米,全年无霜期157天。
行政区划:辖2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117户,乡镇总人口24860人,乡镇从业人员14927人。
六通情况:27个村全部通电、通公路、通邮、通电话,自来水受益村6个。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29人,病床12张。各类学校29所,在校学生4526人,教师155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877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349公顷,粮食总产量8490吨,农民人
文化旅游:
老庵寺坐落于恭门镇付川村东北的卧龙山半山坡上,原名卧龙寺,俗称上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为佛教寺院。这座千年古刹历经了三兴三废至今香火不熄。据史料记载,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因秦州
下城子城址位于张家川县恭门镇下城子村西1.5公里。是一座土筑古城。俗名“凰翔府”,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残高2--6米,基宽5.2
河峪摩崖石刻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河峪村,年代为东汉。高2米,宽1.5米,距地表0.65米。石刻以繁体隶书“汉”字为碑额,碑文自右至左共15行,每行约20字,全文约300字,具有重
历史沿革:
1953年前,属清水县管辖。
1953年7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区成立后,设恭门区。
1956年10月,撤区设乡。
1958年9月,改为恭门公社。
1983年12月,改为恭门乡。
2003年12月,撤乡设镇,原张良乡的海河、毛山、袁河、阳山、张巴、袁家、仁湾7村划归恭门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城子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麻崖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恭门镇西面,且早年间在此设有关卡,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西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河边,且地势陡峭,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天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天…[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麻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麻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毛姓人氏聚居,且村内有以石磨,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毛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河流北边,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河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河北村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杨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杨坡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内有一水池,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水池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水池村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柳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沟,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柳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张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间居民居住窑洞,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张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古建有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故名灵台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许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许湾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恭门镇西面山坡上,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西坡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西…[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梁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梁湾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丁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向往团结、和谐,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团结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付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川,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付川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古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古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古土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樊河源头流域,且位于山谷口,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河峪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县志记载公园前306年,秦昭王命大将白起筑弓门寨城,白起曾在这里集兵镇压西羌,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河边,且河流波涛汹涌,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海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毛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毛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阴面山坡上,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阴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阴山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张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张巴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至2003…[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仁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仁湾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袁姓人氏聚居,且地处河边,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袁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袁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袁家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袁家村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