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蔈草镇 | 隶属:云阳县 |
行政代码:500235140 | 代码前6位:500235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45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相传何姓族人迁居蔈草镇境域,于屋侧凿井,井中长出一种漂亮的野草,人称蔈草,故此得名。
基本介绍:
蔈草乡位于云阳县东南歧耀山脉,辖13个村151个组、5923户、23874人。海拔300—1100米,幅员面积100.8平方公里,乡境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呈现“山多水少”、“林多地少”的自然特点。2009年以来,蔈草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以“完善一个思路、突出五大抓手、强化三个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153工程。完善一个思路。充分挖掘蔈草资源潜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实施实施“三抓两改”产业发展思路即抓肉牛主导产业为主的林草经济,打造渝东牛乡;抓购物美食特色旅游为主的配角经济,建设龙缸门户;抓云利路沿线经济作物带及建筑商贸物流为主的路边经济,建设歧山粮仓;改善集
历史沿革:
明朝时期,属居仁乡仁受里。
清中叶,属南岸崇善里榨坪甲;清末,以榨坪甲升置云龙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云龙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云龙乡。
1953年8月,云龙乡被划分成蔈草、云龙、西阳、耀灵、火埠、清水等10小乡。
1956年12月,蔈草、大生、双龙、西阳、长岭、小河6小乡合并为蔈草乡。
1956年12月,蔈草乡改为蔈草公社。
1961年12月,从蔈草公社析设长岭公社。
1981年1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湖广填四川时,何姓居此为业,于屋侧凿井,井口长出一种花丽叶美的漂亮野草,人称蔈草。后来又在此兴市赶集,故名蔈草社区。2004年村,票市村、寨岭村二…[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长岭岗得名,故名长岭社区。2004年9月村级建制调整由长岭村、南云村合并成长岭社区,其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石笋槽得名,故名石笋村。1951年建立石笋村,1958年设立石笋区队,1961年撤销石笋区队设立石笋大队,1984年撤销石笋大队设立石笋村,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双塘村与斑竹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双竹。2010年12月,撤销双塘村、斑竹村,设立双竹村,其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解放后钱粮收入双丰收,故名双丰村。在1960年前原磨岩村、杨家村属一个村,1961年至2004年9月前分为磨岩、杨家村。2004年9月经村建制调整两…[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级建制调整时由大生村、大田村合并为一个村,故名生田村。2004年9月村级建制调整时由大生村、大田村组建成生田村,其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寺因位于山南向西得名西阳寺,故名。1961年11月,成立西阳大队。1983年12月,撤销西阳大队设立西阳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10月,村级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歧阳关和柳塆而得名歧柳村。2004年9月村级建制调整由歧阳村、盐井村合成歧柳村,其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将兴田村和榨坪村合并为一个村,故名兴坪村。民国初年,有上榨坪和下榨坪,上榨坪就是榨坪村,下榨坪就是兴田村。2004年9月由兴田村、榨坪村合并成兴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青峰寨(“峰”谐音“丰”)与大院子乐中田得名丰乐,有丰收快乐之意。2004年9月村级建制调整由原乐中村和青峰村合并成丰乐村,其名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