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村位于振兴街道办东北2.3公里处,下辖汪家、昌平、蒲家、蒲北、铁锨沟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昌平自然村。辖区内建国前有118户,518人,现有453户,1665人,耕地面积1857亩,
清代,这一带属临潼县廉留里。民国时属阎良镇第七保,建国初期属阎良乡管辖。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由汪家社、昌平社、蒲家社、蒲北社、铁锨沟与阎良村组成华光高级社,当时的社主任是邓彦朝。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华光大队。1964年5月,分成两个大队,成立阎良管区昌平大队,并划归临潼县谭家公社。1984年谭家公社改名为振兴乡,昌平大队改为昌平村。1987年8月1日随区划调整,划归阎良区振兴乡管辖至今。
昌平村南有关中环线,西有迎宾大道,荆山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村中现有完全小学1所、卫生所1个、水泥制管厂1家、砖厂1个、破石厂1家、建材租赁站1家、家庭餐馆1家、抽水站1座、修配厂1家,另有商店11家、食堂8家、货车3辆、小车9辆、拖拉机10多辆。村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打工为主,人均年纯收入7440元。
一、村组概述
(一)昌平村
昌平村位于振兴街道办东北2.3公里处,分为南、北两组。该村东临蒲家,南接汪家,西连新来村,北靠铁锨组。1949年有36户,169人。2010年有131户,630人,耕地面积550亩,全为水浇地。有抽水站一处,泾惠渠水可灌溉全组农田。收入主要以作务果树、种植蔬菜、运输、养奶牛为主。村中现有拖拉机7辆、小汽车9辆、货车1辆、制管厂1家、修配厂1家、商店4家、食堂3家、诊所1家。全村水泥路到各户门前,卫生良好,收入逐年增多,家用电器普及各户。
山东昌邑县、平度县移民于1900年前后迁此定居,因在蒲家堡旁,故初名蒲家庄,后改名为昌平村。该组有孙、郭、王、宋、郑、黄、李、于等姓氏,组内有园林苑1处,占地130多亩。另有基督教堂1处。
(二)汪家组
汪家组位于振兴街道办东北1.7公里处,东南接阎良镇老街,西南连银刘村,西北与东来村连界,北与昌平村为邻。1949年,仅有13户,58人。2010年,有76户,250人,耕地面积230亩,全为水浇地。村民主要种植粮食蔬菜、作务果树、养奶山羊。全村7户养有奶山羊,共存栏200多只,其中王增全一户养羊100多只。村内现有货车1辆、家庭餐馆1家、商店两家、机井8眼,水泥路通往各家门前,家用电器基本普及,各家收入逐年上升。
相传,汪姓于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前由湖北来此定居,取名汪家,沿用至今。现有汪、王、尹、邓、黄、吴、张等七个姓氏。
解放前,邻村把汪家不叫汪家,而叫草上房,因为全村都是草房。改革开放后,群众经济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越来越好,昔日的草房都变成砖木房、平房、两层楼,水泥路直通各户门前,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三)蒲家村
蒲家村位于振兴街道办东北2.7公里处,东临断塬村,南接阎良村,西连昌平村,北依荆塬。1949年有27户,119人。2010年有村民85户,270人,耕地面积270亩。全村以种植粮菜、作务果树和跑运输为主,青壮年则多出外务工。现有拖拉机4台、小车5辆、机井4眼、商店3家、食堂2家、破石厂1家、建材租赁站1家。
该村因蒲姓建村,故名蒲家村。相传,蒲姓先祖是从河北迁来的。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该村蒲守福、蒲守兴参与重修荆山后土庙(见《重修后土庙碑记》),说明蒲姓人家当时已在此居住。该村原有城墙,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约100米,城门朝南。城南30米外有一娘娘庙。解放后均被拆除。该村有蒲、刘、董、潘、任、苏、郝等七个姓氏。现在蒲家村到处是平房或者二层楼房,水泥路通到各户门前,经济收入逐年上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喜气洋洋。
(四)铁锨沟村
该村位于振兴街道办北3.2公里处的荆山塬南,东邻蒲北村,南接昌平村,西连坡底孙村,北依荆塬。1949年有27户,118人。现有荣、孙、韩、汪、高、李、张、刘、王、尹、赵等姓氏。汪姓民国初从蓝田县代桥村迁来;荣姓解放前从蓝田县荣家沟迁来;孙姓解放前从西边的坡底孙迁来;张姓两支,其中一支解放前后从商县迁来。其余姓氏来源无考。
2010年,有85户,270人,耕地面积400多亩。有坡地、塬地、少量水浇地。全村以种粮、种果树、运输、养奶山羊为主,奶山羊存栏100多只。大部分劳力出外务工或在本村砖厂打工。
相传,唐末黄巢掘汉太上皇陵时,忽然雷雨大作,黄巢慌忙拖铁锨下塬,在塬畔划了一道沟,后因雨水冲刷,成了今天的样子,当地人称其为“铁锨沟”,沿用至今。该村因在沟旁,故名铁锨沟村。
现在的铁锨沟有砖厂,有夜市,塬上全部是经济林,村民都住上了砖房、二层楼,塬上面和沟里面住的村民都迁到了平地上。水泥路通到各户门前,家家都能吃到自来水,家用电器已普及。村内现有拖拉机4台、小车3辆、商店两家、食堂1家、卫生所1家。
(五)蒲北村
蒲北村位于振兴街道办东北3.3公里处的荆塬南麓,东邻阎良区建材厂,南接蒲家村,西邻铁锨沟,北依荆塬。塬上有汉高祖刘邦之父的陵墓,边有阎良汉皇树葬园。1949年全村有15户,54人。2010年有76户,245人,耕地面积267亩,大部分是塬地和坡地。该村以种粮为主,也有搞拉运、出外打工和做生意的,剩余劳力则在建材厂打工。
该村相传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因位于蒲家堡北沟,初名蒲家沟。解放后,改名为蒲北村。该村有李、张、辛、田、韩、硕等六个姓氏。
该村原来大部分村民住的是窑洞,现在住的都是砖房、平房、二层楼,水泥路通到各户门前,家家都有自来水,经济收入年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中现有商店4家、拖拉机4台、小车3辆、食堂2家。
二、本村人物
汪恭毓 昌平村汪家组人,0党员,革命烈士。1935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山西对日作战中牺牲。(新补充)
王九长(1919~1946) 昌平村汪家组人,革命烈士。起初给地主拉长工,因受不了地主的打骂,于1940年到陕北参加了地下党工作,并在柳林镇参加了游击队,当时任游击队副队长。1946年在耀县柳林镇与-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7岁。
孙述杰 生于1931年3月28日,昌平村铁锨沟人。1948年12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三军,在澄县黄龙军区青年干部学校学习,先后在三军政治部、保卫部、侦察部工作。1951年10月,入朝作战负伤。1953年朝鲜停战后,先后调到军队法院、检察院,为检察少尉。1959年担任所在部队组织部部长。1964年提升为政治处副主任。1967年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1971年为第一军第一师后勤部政委,1972年任第二团政委, 1974年转业到西安商业学院任副院长。1982年,调任西安燃料公司副经理。1991年离休。
刘新社(1965~1987) 昌平村蒲家组人,革命烈士。1985年参军,在步兵第四十师二团二营五连服役。1986年10月23日立二等功。刘新社同志在对越反击战中,领命与战友硕金海同志炸敌目标时,发现炮火对他俩轰击,硕金海同志负伤。他把硕金海同志转移到安全之处,抱起0包冲了上去,将目标炸毁,自己光荣牺牲,年仅22岁。2010年阎良区民政局把刘新社骨灰迁到阎良区陵园。
王增全 1967年出生,昌平村汪家组人,奶山羊专业户。从2006年开始养羊,当时只有30多只。2010年,养羊达100多只,饲养设备齐全,有羊舍500多平方米,每年收入八九万元。
三、文物古迹
【汉太上皇陵】又称万年陵,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父亲汉太上皇刘煓的陵墓,位于昌平村蒲北组西北的塬上,时为西汉王朝第一座皇家陵园。1981年中国社科院栎阳考古发掘队对其进行了勘探。2004年,汉万年陵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上皇陵封土呈覆斗形,底方形,边长68米,高17米,陵顶正中塌陷深2.5—3米。陵墓有四条墓道,分别位于陵墓四边正中。陵前现有清陕西巡抚毕沅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所书,富平知县吴六鳌立的“汉太上皇陵”碑。在太上皇陵西北120米处有一小冢,封土保存较差,为太上皇后墓。 经勘探,在太上皇陵东、南和北三面地下发现有墙垣遗迹。在陵墓周围发现了四处建筑遗址,地表上散布有汉代砖瓦等建筑材料。
四、教育简史
1951年,昌平村借用民房一间作为学校,由李克祥担任教师,仅有十几名学生,开始了一年级教学。1952年办起二年级。1953年在蒲家村南原娘娘庙旧址盖了新校,改名为蒲家小学,由李凤竹老师任教,开设一、二、三年级,学生有30多人。1954年,开设四年级,朱四千一人执教,学生达50多人。
1965年12月,蒲家小学撤销,在昌平建新校,名为昌平小学,有教师6名,学生200多人。后经“普六、普九”,昌平小学规模不断加大。2002年进行了危房改造。2004年新来、坡底两小学并入昌平小学。到2010年,昌平小学有教师16名,学生80名。
五、特色介绍
【西安市阎良区荆塬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位于阎良区振兴街道办昌平村铁锨组。昌平村从2006年2月开始发展奶山羊,当时全村仅有50只左右。该村成立了养羊合作社,并选举了李金玉为法人代表,2007年奶山羊发展到150多只。近几年,奶山羊的数量越来越多,2010年发展到500多只,每只羊年纯收入1000元左右,全村可增收入50多万。现在养羊的有50多户。
2007年6月,李金玉同志被评为阎良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后又被振兴街道办党工委评为党员致富带头人,2008年12月,被评为西安市农村科技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