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地域尧、舜时为古荆州地,春秋为郧,战国属楚,秦属南郡。
汉属江夏郡沙羡县,三国先后属魏郢州江夏郡石阳县、吴郢州江夏郡鲁山县。
西晋先后属荆州曲阳县、曲陵县,东晋改曲陵县为沙羡县,境域属之。
南朝属宋郢州江夏郡安陆县、陈郢州江夏郡沌阳县。
隋开皇元年(581)起,属郢州沔阳郡沌阳县、沔州沌阳县;后沌阳县改汉津县,又改为汉阳县,境域从属之。
自此至清末,境域均隶属汉阳县。
近代汉口,始于明代,而盛为天下第一镇,其中心即为汉正街区域。
明宪宗成化年间,汉水主河道在龟山之北形成,并由此入江。
原汉阳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岸,南岸一侧仍称汉阳,北岸一侧则称之为“汉口”。
嘉靖年间,汉口商民集居,已成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
汉口也在此时正式设镇,并在汉水南岸崇信坊设置汉口巡检司对市镇管理。
清康熙年间移至北岸。
雍正五年,又将汉口巡检司分为仁义、礼智二分司,仁义司辖居仁、由义,礼智司辖循礼、大智。
今汉正街道区域跨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汉口置夏口厅与汉阳分治,隶属汉阳府。
民国元年(1912),改夏口厅为夏口县,境域从属之。
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汉口,12月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划市区为9个行政区,其中城区4个区,境域属城区的第一区和第二区。
1929年4月,重新划为16个区,境域属第一、第二、第三区。
武汉沦陷后。
境域基本成为日军划为中华区(难民区)。
抗战胜利后汉口市恢复,境域分属14个区公所中的武圣、宝善、汉正、新安4个区公所管辖。
武汉解放后,1950年1月,原武圣区、中正区及宝善区一部分合并为武汉市第一区公所,将宝善区及汉正区大部、新安区一部合并为武汉市第二区公所。
境域分属第一区、第二区。
1952年民主建政,辖区成立了利济路、三曙街、老官庙、宝庆街、宝善街、关帝街、存仁巷、板厂、石码头、汉中街、汉正街、硚口路、崇仁巷等13个街道人民政府,1954年均改为街道办事处。
后经历次建置变更,在上世纪末形成了利济、三曙、宝庆、新安、汉中、汉正等6条街道。
2000年7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对汉正街市场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原利济街、三曙街、宝庆街、新安街合并为今汉正街道,与汉正街市场管委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原汉正街道更名崇仁街道。
2011年3月,汉中、崇仁街道合并为今汉中街道。
2011年8月15日,汉正街市场群开始向汉口北的整体搬迁,原有区域进行彻底改造,规划建设集休闲旅游、电子商务、贸易流通、文化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水商贸旅游区(T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