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村位于印江自治县县城中心地域,全村共设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34户,总人口3803人,是全县村级人口数较多的行政村之一,同时是县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的重设之地。
自五十年代始建以来,经历了-、农业学大寨等一些运动,于七十年代把小队扩大成中队,全村1680亩良田实行统一划拨,于1964年成立了菜农蔬菜基地,为县城居民提供蔬菜保障,粮农以种植稻谷、油菜(五十年代《印江十年》一书上有记载)、小麦、红薯等为主,形成中队初算、大队核算的生产管理体系。村支在抓好发展农业生产稳产、高产粮食的同时,另一方面,抓好副业生产,建立砖窖、施工建筑、机械维修为龙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经历届村支领导带领,逐步趋向经济发展的构造,七十年代为了控制生产劳动中受到身体疾病的影响,村委成立了农村合作医疗所,为群众开展就医治病,保障生产主力军的力量,按时完成上缴国家农业税任务,八十年代随改革开放政策。土地相继承包到户,全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全村90%以上脱离了贫困,进入温饱。村集体随道形势变化、和农村优惠政策已进入市场经济计划,从建筑上谋求发展思路,先后修建村合医所,新农村,巩固了集体财产,九十年代至今,全村村民已达到小康水平,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县委、政府提出“开放印江、发展印江、建设印江”的号召下,红光村率先积极投入小城镇建设,为招商引资工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县、镇两级小城镇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成绩,结合三农政策,全村被征地农户先后得到宅基地安置和货币补偿,红光村村民从此由单项农业生产转为市场多种经营性发展。至今已发展有大中型车100余辆,种植业300余户,养殖业30余户,加工业100余户,饮食业100余户,建筑业50余户,商业300余户,外出打工(劳务输出)74户,其它80户。村集体现有固定楼房4幢,价值1000余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分别于1997年被铜仁地区授予“小康村”,1998年被省授予“小康村”,2002年被省授予三级档案村级管理,2006年被省授予“先进档案村”。
红光村仍继续在发展上谋求新思路,在抓好红光村工作的同时,着力于民心工程建设,曾在村、组岗位上任职10年以上,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老党员、老村组干部,每月每人补贴80—100元晚年生活补贴,村财务全年拿出资金3万多元为村民参合实施持久保障,对因水灾、水灾等突发事件,及时组织关注予以补救,村民得到了实惠,全村村容、村貌率先达标,矛盾纠纷调解达100%,成功率达90%,护村、护寨义务巡逻有序开展,通过监控、帮教,吸毒人员明显减少,为城区社会治安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同时,接收外乡镇375户居住红光村,并引导他们脱贫致富,为红光村成立运输合作社提供就业的发展之路,村民已进入安居乐业,村委超前拟出发展计划,预计近年内新建一幢世纪办公大楼。伴随着新世纪的号角,红光村胸怀全局,心系群众,目视机遇,思谋发展,勤奋工作,广接经验,正确引导,为构建和谐红光、富裕红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