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为南海县地。
明正统十四年(1449)置大良堡,景泰三年(1452)始为县治。
民国时期县城称大良镇,城郊农村属一区。
1947年7月至1949年8月划入第一指导区。
新中国成立后称大良镇。
1958年10月改为凤城人民公社;城郊农村先后称第一区、府又区、大良公社、大良区、锦湖镇。
1961年复称大良镇。
1988年8月撤销锦湖镇建制,其行政区域划归大良镇,是月,大良镇和锦湖镇合并。
1992年把五沙、逢沙、南江等地划出,成立德胜区,余下地域仍称大良镇。
199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大良镇建制,设置大良、德胜两个街道。
2000年12月,撤销大良、德胜两个街道设置大良区办事处。
2002年12月,经广东省批准将大良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大良街道。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
大良野鸡卷大良野鸡卷,别称大良肉卷,是粤菜中知名度较高的菜式之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良宜春园酒家董程师傅创制。名目与清代袁枚《随园食谱》所载的野鸡卷相同,而用料、制作相异。以肥肉片制成,特点是甘脆酥化
大良炒鲜奶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的特产。大良炒鲜奶主要由鲜奶、鸡蛋清和淀粉等精致而成,口味独特。色泽洁白、配料艳丽、悠悠奶香、食之嫩滑、味道鲜美、岭南一绝。大良炒鲜奶首创于顺德县大良镇,故名。大
大良膏煎产于广东顺德。大良膏煎是从古人寒食节时所食的一种叫“膏煎”的食品发展而来的,后来也称膏环。如今,大良膏煎用白糖、猪油掺和面粉油炸而成,状如两个并排的环钏,色泽金黄,更加松脆酥香。
大良磞砂也是比较出名的,而且市面上磞砂最出名的是李禧记,买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买的这家所生产的东西。资历久,口碑好,所以自然买的人也多,又蛮好吃的,自然要买了回去。
大良鱼灯是一种富于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为佛山秋色的一个重要分支,盛行于清代,至抗日战争消歇。制作鱼灯先以竹篾扎成鱼形骨架,然后扪上明纱,绘染鳞鳍。高手制作意态逼真,点燃灯烛,透体透亮,色彩鲜艳,栩
潘雁湘(1880—1954) 女,又名“三家”,原籍顺德县大良镇。幼年丧父,家贫,随母在地主家为婢,后来学得一手制饼的好手艺。20年代初,前来石岐萧友柏家为佣。民国7年(1918)萧的母亲生日,萧妻嘱
梁蔼怡(1906—1999),女,广东省顺德县大良人。其父梁培基是一位爱国民族资本家。20世纪20年代初,梁蔼怡就读于真光岭南大学,随后转入光华医学院攻读妇儿科。1930年在光华医学院毕业后,担任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