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广东省 > 东莞市 > 万江街道 > 官桥滘社区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官桥滘社区概况

官桥滘,是一条自然村,从地形图上视似大蘑菇一朵。地处东江南支流中、

下游。东与胜利村的龙湾相连,与曲海村一河相望,古有“龙湾、曲海、官桥滘

”连称;三村相连、相望。南与简沙洲,西与清水凹相接,北临东江南支流边,

沿江岸线长3公里。全村总面积1.86平方公里。

官桥滘村于清康熙年间立村,距今300多年。立村时村人姓氏颇多,有苏、黄

、张、温、叶、何、余、林、卢、詹、梁、庄、邓、郑、陈等15姓氏,他们相处

和谐。相传苏姓进村最早,从旧村住宅地理位置可以考证。1959年6月,东江特大

洪水淹没了整个坝螺围。官桥滘村差不多全泡浸在0之中,村周围边缘水深过

膝、过胸,唯有苏姓的几家泥屋并无水浸。可想而知地势之高是先人最早立围时

的明智选择。

官桥滘因桥而取名。相传最早村人把安身立命之地称为聚龙基。很早以前,

上起鰜鱼洲嘴,下至朱砂洲尾(猪乸洲)。中间金色连绵20多公里的沙洲,形同

一金龙横卧。人们祖祖辈辈依附着这条巨龙繁衍生息。有一年,村人为改变交通

要道,在一河滘上面筑桥,桥通之日,适逢一-巡抚下乡,村人出于尊重,拜

谒其剪彩通桥,-即景把聚龙基命名为官桥滘,村名沿用至今。“文革”期间

,造反派为了“破旧(滘)立新”,把官桥滘改为“胜利村”,长达十年之久。

官桥滘的“桥”颇多,辖区内有大小桥梁12座,全为混凝土钢筋结构。昔日的红

石桥、麻石桥、木板桥、竹杆桥已成过去,给人留下一片回忆。

官桥滘有300多年历史,还有多处建筑物可以见证。全村由南至北,直至村头

,有一条用古青麻石板铺砌成的村中古道,全长有800多米,是余姓人家当时的祖

先在外经商事业有成,回乡铺砌的古道,余姓人家当时在村内算作大户人家,青

砖大屋“茶桶耳”;纯朴的村人为了祀求世代平安、风调雨顺,在村头建有一古

庙“塘溪天后庙”,顶礼膜拜天后娘。官桥滘又称“塘溪”。

村人姓氏颇多,村中建有黄氏宗祠的“材彰黄公祠”、张氏宗祠的“张氏小

宗”;其余姓氏也有聚集的地方,建有一“乐善堂”。建国前,这三个地方是各

姓氏儿童作为学习读书“私塾”。原省外事办主任黄群,小时候也在黄氏宗祠读

书,当时老师姓钟,是0地下党员。另外,全村筹资建有一所“三方公所”,

作为村人集中议事、理事的地方。1945年4月间,东江纵队与日伪军的一场反突袭

战斗时,此“三方公所”是东纵的临时指挥部,那场恶战,墙壁上还留有敌人的

许多弹孔。

官桥滘人杰地灵,水陆交通发达,东距东莞市四环路(107国道)约一公里,

又紧贴东莞市港口大道边,西南新筑东莞市五环路在辖区内通过,北临东江边,

东江大道至东莞沙田港口也由村边经过。东莞市“龙湾港运码头”正动工兴建,

村前村后公路环绕,四通八达。村内10米宽以上大道有5条,约5公里,全为混凝

土铺筑,坝新公路中段横贯其间。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是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

理想之地。

万江人民公社成立后,官桥滘的行政区域名叫胜利大队,包括坝头、简沙洲

、清水凹、虾公坎、赵屋村、龙湾、官桥滘7条自然村。中间几经体制变动,1991

年8月,官桥滘以本村区域成立一个管理区。

官桥滘村的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前,一直以农业为主:水稻、黄麻、花生

、甘蔗,种植时都按上级政府下达指标、任务计划种植,循规蹈矩。村民为了弥

补不足,夜间搞些家庭副业,纺麻线、穿草席,跑篁村、走道滘代人加工,增加

收入。可惜当时这种家庭手工业曾一度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到现在这

“尾巴”不再长出来。家庭副业不搞,集体副业顶着上,办砖厂、烧红砖,办烟

花、炮竹厂,种冬瓜、浸熟麻,这些都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社员福利分配

的一条门路。当时烟花、炮竹注册商标《万胜》牌,畅销全国各地。

随的深入,官桥滘村的体制跟着改革。1990年2月,为了筑巢引凤,发展经济

,集体自筹资金120万元,建成第一个3000多平方米工业厂房,引来第一家“三来

一补”港商企业东莞市丽华印花厂。2002年,相继引进4家台商企业,即虹凌灯饰

厂,万江凯元手袋厂,万江诚品工艺厂,东莞立太昌机械制造厂,另外,万江翁

利皮件厂(法籍华商)和万江东和日用品厂、鸿升纸类包装厂等10多家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也随着不断发展增加:有万江建华纸业有限公司、万江广发纸业有限

公司、万江东美纸品有限公司等六家。2002年全村工业总产值2486万元。

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也注重开发第三产业——餐饮业。1992年10月,采

用股份制——集体与发展商共同合股建成一家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塘溪酒家”

。酒家的歌舞、卡拉OK、东山羊全羊宴曾在市区范围享有盛名,吸引远近客人。

现“塘溪酒家”由承办商再度投入1000多万元增建、改建,使其具有现代特色。

随着“三大转型”的步伐加快,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全村集体收入由

原来的1987年20万元,发展到2002年集体年可支配收入891万元,增加44.6倍。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官桥滘村在上级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特别在近10多年来继

续深入改革的大潮中,全村群众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巩固和发展了两个文明

建设的成果,2002年被东莞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

2008年5月,对社区总长约1500米的河涌进行整改工程, 6月初全面整改完毕

,河涌两岸美观,河底平整。2008年11月,对官桥滘社区公园进行硬件维护与升

级改造,新购一批健身器材。同期还对塘城一路进行翻新维护、加宽、平整路面

,增倒塘城二路,并设塘城二路道路下水道。别外,投资约30万元,对塘尾道路

和向东旧村进行改造。这一切加快了“五有”新村的硬件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明

显的改善,社区居民和睦共处。官桥滘社区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在

区委区办事处的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创建省卫生村的标

准要求,完善各类硬件设施和环卫制度,在2008年12月成功获得省卫生村称号,

社区卫生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村民素质得到较大提高。2012年,在区委区办事

处的正确领导下,社区投入180多万元建设了官桥滘文化广场,为社区增加了一大

亮点。

近年来,官桥滘社区在区委区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入改革的大潮中

,不断盘活资产,整合土地资源,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2011年社区总资产达

10613万元,其中投入社区社会公益事业约300万元

官桥滘社区继续深入改革的大潮中,着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环保生活的双赢局面。

在市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官桥滘社区加大了对环卫、绿化等方面的人力、物

力、财力的投入。通过努力,现在社区各种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洁、卫生

良好。

官桥滘社区不断完善各项环卫基础设施,着力为居民营造更为亮丽、整洁的生活

环境,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道路硬底化、环境

绿化、清理排水排污管道、购置环卫设施等,并把环卫工作的日常经费和专项经

费列入财政预算,为环卫绿化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为了使环卫工作有序开展,

官桥滘社区进一步完善环卫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环卫工人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同时结合“安全卫生、环境优美、舒适文明”的基本要求,对社区面貌、违法

建筑、违法搭建物、危房、“四害”、“六乱”等进行整治,并实行了一系列整

治措施。通过整治,社区卫生环境明显好转。如今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呈现出

一片整洁亮丽的新气象。全面开展道路绿化美化工程,道路硬底化和明渠改暗渠

整改率达100%,同时,成立绿化管理队伍对绿化进行养护,使辖区内绿树成荫,

景色宜人,规范美观。目前,社区绿化面积8884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7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得

到广大居民群众的肯定与赞誉。官桥滘社区深入工厂、学校宣传环保工作,在厂

区、学校悬挂横幅、标语、宣传画报,向工人、学生派发环卫简报和宣传手册。

近年来辖区内万江实验小学、翰林学校成功创建绿色学校,鼓励民营企业福苑饮

食有限公司创建园林绿色单位。通过绿化美化,官桥滘社区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

面进步,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的城市形象,也使得社区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了东莞市

文明村、东莞市卫生村、广东省卫生村、东莞市市容环境优美社区等光荣称号。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