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仓山区 > 下渡街道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下渡街道概况

下渡街道地处仓山区东南部,东至港墩与郊区盖山乡江边村交界,南沿下藤路与三叉街街道埔头居委会接壤,西北两面与临江街道毗邻,总面积1.307平方公里,居民8118户,23100人。街道办事处设于敦睦里4号,下辖中藤、小岭、藤山、展进、通明、福美、下藤、下池、新建、港头、港南、港墩12个居委会。辖地内古时设有渡口,因与上游的龙潭渡口相对应,故称下渡,街道名称由此而来。

-

下渡街道之历史沿革

下渡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从中藤至下藤一带为藤山残丘坡地。早在唐朝时下藤地区已有居民,南宋以后移民增多,至元代已村落连片,共有清安、清泰等10个境,是仓山最早的居民区。由于开发早,这里还是仓山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元朝时在清安、清泰境内建有仓山最早的书院——藤山书院。明洪武年间,学社兴起,位于小岭的圣人殿,方圆百亩,为读书人讲习之所。从宋至清代这里出了近百位文武举人,占仓山举人总数十分之九以上。东北部港头一带河浦交错,水上贮运便利。民国初期,一些民族资本家陆续来此兴办工业,到30年代这一带已有造纸、火柴、锯木、制茶等厂场20多家,工人有2000多人,是福州最大的工业加工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8年,这里的工业产值一直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至今仍是仓山重要的工业区。

-

下渡街道之基础设施

1989年,下渡地区仅有工人俱乐部1家,小学4所,中学1所。市政基础建设也较薄弱,砖木结构的旧民房在住宅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现存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中,以明代初期乡民为纪念两次主政福州有功的蔡襄而建的蔡公祠最著名,至今保存完好,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下渡街道之历史人物

下渡街道历史上有过一些著名人物。唐代的陈靖姑因普救民间难产妇女而被尊为赤婴保护神,后历代帝王加封其为临水夫人、顺懿夫人、顺天圣母,影响波及海外。宋至明朝的卢标、吴海、蔡瑞卿、陈纪、陈勋是仓山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被乡民尊为五乡贤。近代,郑权、林斯琛是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的创始人,刘元栋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民国时期,有曾任0福州市委-孙道华烈士等人。

-

下渡街道之工业发展

街道办事处于1958年开始创办生产自救性质的企业,1964年共办起手工场11个,年产值3万元。70年代街道工业发展迅速,1972年街道工业企业增至18家,年产值超百万元,居全市各街道第一位。《福建日报》刊登下渡街道自力更生办工业的报道,《人民日报》作了转载。1977年街道共有企业20家,职工2027人,年产值335万元,利润21万元,仍位居全区各街道第一,并一直保持到1981年。1982~1986年,由于街道骨干企业划归区工业局管辖,加上企业管理不善,产值和利润大幅度下降,1986年底产值仅有1981年产值的55%,退居全区各街道第四位。1987年后,街道大力整顿企业,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生产逐步回升。1989年,全街道共有企业62家,其中街居工业企业28家,职工1400人,年产值530.23万元,商业及劳动服务性企业共34家,职工986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