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村概况
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中黄村位于泥河镇的东北部,北面、西面环绕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煤矿,东北面与怀远县为邻,距镇政府一公里,县道泥淮路、乡村道中杨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全村辖4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现人口2688人,其中城镇居民986人,土地面积2890亩。近每年,我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农村经济生机盎然,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新农村建设出现端倪。
中黄村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耕作模式为一麦一稻轮作方式, 2011年人均收入6003元,是潘集区泥河镇最贫困的村之一。中黄村道路以沙石路为主,许多路段年久失修,颠簸难行,极不利于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作物生产。中黄村开展中黄村戈东至怀远县耿集道路建设工作,该路面现为四级沙石路面,现已处于失修状态,路面坑塘坑坑洼洼,损坏严重,车辆难以正常通行,逢雨路面积水较多,群众出入困难,粮食及农产品价格较低,销售不出去。而且路面常常发生险情,严重影响该道路附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干群反映强烈,迫切要求整修改建,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
中黄村把中黄村戈东至怀远县耿集道路建设作为中黄村近两年的工程项目,着力开始实施。泥河镇党委、政府对该路的建设极为重视,作为重点项目来抓,项目除申请上级资金补助外,将积极筹措自筹资金,下决心把该项目顺利完成。项目所在村班子健全,凝聚力、战斗力较强,而且团结奋进,为民办实事心切。当地群众更是人心所向,积极拥护。项目沿途交通、电力、水源、通讯等条件优越,施工条件较好。
该道路建设项目计划改扩建公路1.6公里,路基宽5米,行车道宽4米,砼路面厚度18厘米,路基土石方2400方,基层土石方480方,砼和钢筋砼1152方。项目概算总投资48万元,其中申请项目资金42万元,地方配套自筹资金6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解决4300人的交通困难。
为了搞好该项目的建设管理,镇成立泥河镇道路建设领导小组,中黄村领导班子全体上阵,抽调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为成员。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该项目实行招投标制、中黄村和其他受益村民代表工程监督制、项目法人制、竣工验收制管理,项目资金由区财政局设立专帐,专户专人管理,由审计部门跟踪审计,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如期完成,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收支合理合规。项目竣工后,路权交由中黄村管理,村里抽调专人对道路进行管护工作,村里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管护费用,同时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做到户户关心、人人爱护,对发现有破坏行为的人和事,坚决给予严厉处罚,确保道路运行良好,发挥最佳效益。
项目实施后,使中黄村实现了晴雨天通车,路端与镇主干路相连接,为农产品外销提供了通畅的交通条件,降低了运输差价,外界物质也可随时便捷地运到该村,促进其物资流通,还能解决4300人的出行问题。同时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必要基础条件。据统计,该项目年可创造经济增加值8万元以上。同时,项目建成后,还可以彻底改变原有坑洼泥泞的路况面貌,该路将变成富民路、便民路,路畅人心顺,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更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开通了群众的希望之门,一个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小康中黄村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中黄村在做好道路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中黄村戈东黑河北电灌站建设。水利工程一向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水利工程建设做不好,势必会影响中黄村未来农业发展的进程。中黄村位于泥河镇东北,环绕潘二矿东北部,全村人口2485人,耕地2898亩,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境内虽有黑河流经全村,但农业生产用水一直困扰全村,尤其黑河以北有土地900多亩,至今无电灌站,是泥河镇水利灌溉死角之一,农业用水一直以来只能等靠怀远放水,极大影响粮食产量。2011年人均收入6003元,是泥河镇最贫困的村之一。
中黄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村,以粮食作物为主,由于水利工程的落后,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多种副业的生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导致了农民增收困难。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增产、增效、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为此兴建中黄村黑河北电灌站,以提高提水的及时性和供水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有力地促进中黄村乃至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
该项目计划在泥河镇中黄村新建泵房40㎡,更新水泵2台套、80kw变压器1台及配套设备购置安装,低压线路架设,修建D80U型防渗渠1200米,进、出水池建设、拦污栅等。项目概算总投资46.8万元,其中:申请项目资金3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8.8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提高灌溉流量0.56方/秒,改善灌溉面积970亩,可节省农户单独灌溉的柴油消耗量约32吨/年,农民每年亩均节本增效165元。
项目完工后,能积极改善全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粮食生产面积,促进粮食增产、增效、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